信息正文

“猿”味人生

发布时间:2022-10-25 16:06:47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你爱长臂猿比爱老婆娃娃还多,做梦也会梦见长臂猿"西黑冠长臂猿你看,左前方的那几棵树上有几只长臂猿,这是G6群,一群长臂猿就是一个家庭
"你爱长臂猿比爱老婆娃娃还多,做梦也会梦见长臂猿"
 

西黑冠长臂猿1.jpg?x-oss-process=style/w10

西黑冠长臂猿

“你看,左前方的那几棵树上有几只长臂猿,这是G6群,一群长臂猿就是一个家庭,这群共有8只,5只成年猿,3只幼猿……”护林员熊有富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长臂猿的行为,一边和笔者介绍他负责追踪长臂猿的情况。

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中,生活着全球种群数量最为集中的西黑冠长臂猿,早在80、90年代,就有国际灵长类专家关注到,并建议对长臂猿进行保护和研究,因此从上世纪末开始,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和景东县就联合开展了对长臂猿的保护和研究。

无量山.jpg?x-oss-process=style/w10

无量山

熊有富1978年出生在无量山一个叫大寨子的村子,自幼在山间奔跑,追过麂子,也被豺狗撵过,这也使他能在林间穿梭自如,练就了“凌波微步”。2010年,长臂猿观测站要扩大长臂猿监测研究范围,需要增加追踪长臂猿的护林员,熊有富为了谋生计,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自此和长臂猿结下了不解的“猿份”。

在大寨子长臂猿观测站,科研人员开创了全球野外不投食“习惯化”黑冠长臂猿的先河。所谓“习惯化”就是适应人类经常性的出现在它生活的场景而不惊慌逃走,可以和平共处。熊有富协助科学家开展的就是代号为“G6”群长臂猿的习惯化,以及行为生态学研究,一干就是十二年。

早晨天才蒙蒙亮,吃过早饭,带上干粮,笔者跟随熊有富和他的队友进入森林,寻着长臂猿啼鸣传来的方向跑去。说是跑,但大多时候根本没有路,只能手脚并用、连滚带爬。为了保障笔者的安全,追猿队伍明显放慢了节奏。淌过溪流、翻越崖壁,有时长臂猿就在对面,而脚下却是百丈绝壁,无路可走,只能绕到谷底又爬上山坡。熊有富的工作需要每个月提交长臂猿50个小时的监测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在肉眼可见的地方仔细观察长臂猿的一举一动,每5分钟记录一次。

“冬春季节追猿要更容易些,6-9月是雨季,水气太大,能见度低,再加上泥滑路烂,很多时候在林子里走上一天,跑断腿都见不到长臂猿的影子,算做无用功了”,熊有富说。

西黑冠长臂猿3.jpg?x-oss-process=style/w10

西黑冠长臂猿

无量山原始森林山高林密、绝壁纵横,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或跌落悬崖,再加上有很多野生动物活动,还有毒蛇猛兽,工作不仅艰苦,还充满了危险和挑战。

休息的时候,熊有富向笔者介绍他刚开始追猿的时候,他们的团队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就习惯化了“G6”西黑冠长臂猿家庭,据团队的专家说这是中国野生长臂猿研究史上的奇迹。4个月是什么概念?要知道,长臂猿群体习惯化时间一般需要花费数年。得知了这些,也让他感到无比自豪,一个山野村夫竟然也能为国家做贡献。笔者看得出来,每每谈到长臂猿,这位不善言谈的彝族汉子眼睛就格外明亮,闪烁着光芒。

熊有富1.jpg?x-oss-process=style/w10

熊有富在工作中

夜幕降临,笔者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和熊有富一同回到了他在观测站不远处的家。一进门,一双儿女便高兴的围着熊有富,要他讲今天追猿碰到的趣事;他爱人李红赶紧招呼我们坐下喝水,端上喷香的饭菜。

彝家温暖的火塘映红了李红的脸,她向笔者讲述:“我生老大的时候,他就没再追猿,回家来做活计,照顾我,但是看得出来,他喜欢追猿,每天早上听到长臂猿叫,他就要站在院子里听好一会儿,有时睡觉也会梦见长臂猿。后来想想,既然他那么喜欢这个工作,还是要支持他,就鼓励他回观测站继续追猿。有时候会和他开玩笑,你爱长臂猿比爱老婆娃娃还多,做梦也会梦见长臂猿”,李红爽朗地笑着。

自2014年以来,长臂猿巡护监测队正式成立,因为之前积累了丰富的监测经验,熊有富成为了监测队的核心巡护员。在这些年的巡护中,熊有富拍摄了3000多段长臂猿监测视频,其中有长臂猿玩耍、喝水、交配、捕食鼯鼠和鸟蛋等行为的珍贵画面,为科学家研究长臂猿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同时通过各级媒体的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西黑冠长臂猿这一珍稀濒危物种。

去年,熊有富第二次参加了十年一次的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从2011年的87群500余只增长到104群600余只。

“那天,我激动了好久,这十年也是我追猿的十年,它们像我的孩子一样,我看着小猿出生,慢慢长大,每一个面孔和声音我都能认得一清二楚,看到它们越来越好,我走过的路和流过的汗都是值得的”,熊有富说。

2010年至今,无量山大寨子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熊有富日复一日的足迹,根据巡护软件的记录,熊有富一共采集了80000多条行为学数据,走过了近两万公里的追猿路,手机里也一一记录着他的“猿”味人生。

微信图片_20221024091816.jpg?x-oss-process=style/w10

注:文中所有图片由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提供

作者:凡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