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感动银生组委会授予王强的颁奖词:脱贫攻坚,吾往矣!视群众为亲人,却没能送母亲最后一程,你抹去泪水,用一颗初心照亮脱贫之路。在新时代的这场战役中,你是一名真正的战士。
在繁忙的深林田间,贫困户家中,贫困村路上,或在灯火通明的村委会,人们总能看到一个步履蹒跚的忙碌身影,他总是风里来,雨里去,顶着烈日,冒着酷暑,面带微笑,不辞劳苦地为驻地农户增收和村党支部建设出主意、想办法,挥洒着辛勤的汗水,用一个共产党员特有的情和爱,成为脱贫攻坚建设的忠实实践者,用真心用真情和辛勤汗水谱写出了一曲动人的敬业之歌。他就是曾驻曼等乡瓦窑村、大街镇勺么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王强,一位53岁的老党员。
带着责任,带着感情,用心用情真扶贫
在同事们眼里,出身农村的王强是个地道的农村“工作通”,多年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使他掌握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的工作方法。“我本身就是一个农村人,血管里流趟着农民般纯朴、厚实的血液,能为改善农村的艰苦条件做点事,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愿意去做的事。”王强常说。
2015年9月,在单位接到县委、政府选派驻村队员到曼等乡瓦窑村驻村的分配任务后,王强同志自愿报名到距离县城123公里的景东县曼等乡瓦窑村参加脱贫攻坚工作。驻村后,他被安排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强接受工作任务后,带着县委、政府及单位的指示和嘱托,按照各级党委政府扶贫工作要求,扎根农村、心系群众、艰苦奋斗,紧紧围绕贫困户脱贫“销号”,贫困村脱贫出列的目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他开着自家的车,带上行李奔赴到了瓦窑村脱贫攻坚第一线,并全身心投入到瓦窑村的脱贫工作上,很快就熟悉了瓦窑村13个村民小组,548户农户204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3户513人)等等基本情况,梳理、查找和分析瓦窑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自主学习意识淡薄,生产方式单一,产业发展滞后,群众增收困难,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脱贫任务艰巨等问题清单和致贫原因。于是,他带领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走村窜户,遍访农户,召开村民会议,与贫困农户悉心交谈,做思想工作,讲解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动员修缮房屋,易地搬迁建房,发展产业,制定脱贫措施,落实帮扶项目,力求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在驻瓦窑村一年半的时间里,王强始终心系贫困群众,整天来回奔走在农户与村委会中,无暇回家探望和照顾家人。2016年92岁高龄的母亲病重,他却奋战在瓦窑村脱贫攻坚主战场上,7月19日,接到妻子的电话说到他母亲病危,才匆匆往家赶,刚离开瓦窑村12公里就接到电话告知母亲已离世,回到家已是夜里12点多,无法见母亲最后一面,说上最后一句话,王强说这是他这一生最悲痛的事了。
王强在瓦窑村红毛小组走访贫困农户时,遇到一位姓刘老人单独生活,生活情况十分糟糕。他通过打听和了解情况后得知,老人原本和儿子一起生活,但是儿子搬到新房子后,有时间就给他送饭吃,忙不过来就不送,老人也就没有饭吃,就这样饿一顿,饱一顿。王强听后立即跑到老人儿子家做思想工作,对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耐心地告诉他:“你这样对待老人,以后你的子女长大了也这样对待你,你会有什么感想?”,几番劝说和引导,最终使刘某明白什么是百善孝为先的道理,第二天就把老人接去和他一起生活了。
毛大荣是王强同志的挂钩联系户。因经常跟毛大荣沟通、交流,为他家脱贫致富出主意,想法子,他们之间如同一家人一样。毛大荣常跟其他村民说:“我家已把他当做家长了,他怎么帮我家谋划,我家就怎么做。”这句朴实简短的话语是他为民服务、关心群众,得到群众认可、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真实写照。
2017年3月,在驻村扶贫工作队与瓦窑村“两委”密切配合下,全村共完成生态猪养殖2118头,生态鸡养殖4680羽,茶园改造50亩,核桃提升改造150亩,咖啡园改造1000亩,烤烟种植4254亩,发展桑园465亩,落实易地搬迁40户,危旧房改造25户,房屋修缮、庭院硬化328户,社会兜底建房5户,乡村公路硬化19公里,完成小组串户路硬化4.5公里,完成7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使全村13个村民小组全部达到饮水安全标准,完成各类资金投入达2038万元,建立了一户一档脱贫档案,做到了精准脱贫不落一户一人。在驻瓦窑村一年半的时间里,王强见证了瓦窑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干净的乡村道路、崭新的房屋、不断壮大的产业,让贫困户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树立起了自立自强的勇气和信念。
心连心,手牵手,脱贫路上阔步走
2017年3月,王强因在曼等乡瓦窑村驻村工作期间表现突出,在完成瓦窑村脱贫任务后,他又被选派到景东县大街镇勺么村村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驻勺么村后,他依然带着实干的精神和对贫困户的热情,投入到了脱贫攻坚光荣的工作中。勺么村与瓦窑村相比,贫困面更大,贫困人口更多,脱贫任务更加艰巨,他的担子更重了,肩上的压力更大了,但他不推辞、不讲条件,毅然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单位的选派。
初来乍到,情况不清,酷暑难耐,工作、生活条件差,难以顺利开展工作。但是,王强把自己看作是一名普通的村民,把驻地当作自己的家,起早贪黑、走村串户,深入农户调查摸底,访贫问计,短短半个多月时间,他的足迹踏遍了勺么村委会16个村民小组走访了2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十分清楚掌握了村情社貌。之后,他沉下心来,与村委班子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新分析和认识勺么村的贫困现状,理清思路,找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找准发展的方向和工作的重点。他带着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团结协作,迎难而上,不分白天黑夜,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情况,与贫困群众建立起桥梁和纽带的关系。
2017年7月,为开展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他和全体驻村工作队员、大街镇联系勺么村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勺么村干部分头入户调查,走访农户,召开各种会议,严格按照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程序和流程,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则退”的精准识别原则,将原来漏评的36户农户114人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将原来错退的5户农户17人作为返贫户重新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按整户识别原则将原来的23户建档立卡漏评在外的34人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精准识别,为还处在贫困线下的这些群众提供了摆脱贫困支持和保障。
王强一到勺么村,就把勺么村当作了自己的家,把勺么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事。2017年8月15日,由于持续强降雨,导致勺么村发生山洪灾害,山洪冲毁了田地、道路、饮用水源,部分农户家中受损,王强得知灾情后,第一时间带着工作队员不顾脚痛冒雨赶到大山、上村两个小组抗洪抢险,并带领受灾村的2名小组长挨家挨户的查看灾情,组织村民开展自救,又到勺么河沿线查看冲毁的田地情况,并将整个过程和应急处理的情况及时向大街镇领导作了汇报。在乡镇领导紧急赶到的时候,他已经组织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摸清了受灾情况,控制了灾情蔓延,有效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抢险结束后,他的衣服全身湿透,都变成了泥人,群众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头,他的确是人民公仆。
“他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有他我可能就站不起来了”贫困户杨文兴说。杨文兴在高大的核桃树上采摘核桃时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跌断了坐尾骨,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但他家确实太贫困了,拿不出医疗费,王强得知情况后立即回单位向局领导汇报情况,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大街镇部分干部职工、勺么村三委干部、勺么村部分村民以及部分社会爱心人士共为杨文兴捐献了爱心捐款8500元,为杨文兴解决了部分治疗费用,杨文兴得到及时治疗,并能坚强地站立起来。
钟某是王强同志在勺么村的挂钩帮扶户之一,属于异地搬迁户。在建房过程中,钟某出现自筹资金不足的困难,王强得知后,立即慷慨解囊购买2吨水泥运到帮扶户家中,解帮扶户燃眉之急,钟某的房子顺利得到建盖。
在面对勺么村贫困村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他积极想办法,找措施,采取“扶志与扶智”相结合,2017年,组织村委、小组长到曼等乡交流学习,让村委、小组长们长见识,积累发展经验。2017年11月,针对勺么村部分群众对扶贫工作有抵触情绪,缺乏感恩意识的情况,在保护区管护局支持下,他精心策划组织以自强、诚信、感恩为主题的“小手拉大手,脱贫路上一起走”主题晚会、“脱贫攻坚知识进校园”、“脱贫攻坚有奖征文”等系列活动。通过扶贫文艺演出,提高了勺么村群众对扶贫政策的认知和扶贫成效的认可,帮助群众树立感恩意识和自强致富的信心。
虽然到勺么驻村才一年时间,但王强的驻村日志却记录了厚厚一本,里面都是他为勺么村办的一件件实事:举办脱贫攻坚专题文艺晚会;动员单位职工动真情献爱心帮扶挂勾贫困户;为勺么村小学全体学生每人购买了一套运动服;为勺么村争取经费2万元,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
“驻村不仅仅是蹲在村里,还要真正地为老百姓办实事,想办法让他们增收致富,这才是驻村帮扶的最终目的。”他拿着精心撰写的一份2017年扶贫工作计划到情地说。在2017年与勺么村两委共同抓生产,促建设,完成安居房建设49户,肉牛养殖118头,12户易地搬迁扶贫农户已动工建盖自己的新房,村集体经济建设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已建成并网发电,每年产生效益4万余元,改变集体经济空壳村的现状。建成村标准卫生室和两个村民小组活动室并已使用,4个村民小组的村组道路实现了硬化,村民安全饮水提升改造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实施了4户四类(贫困户、低保户、五包户、残疾户)人员C、D级危房加固修缮,向59户农户免费发放59套太阳能热水器,向42户农户免费发放节柴灶42台,向全村种植核桃的农户免费发放核桃提质增效化肥和涂白材料,全村新增蚕桑种植160余亩,引进种植项目100万元。举办了林下药用植物种植、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培训班,共培训村民600余人。通过这些扶贫项目的实施,勺么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村民看到摆脱贫困的希望,发展的动力增强了。2017年成功实现脱贫22户贫困农户74个贫困人口,勺么村群众正满怀喜悦和希望在小康路上阔步前行。
在驻村工作的时间里,王强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服务群众,把责任抗在肩上,不忘初心,永挑重担,在群众的需求中丈量脱贫致富的步子、寻求精准扶贫的办法,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苦干实干,有效解决了勺么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制约发展的问题,展现了一名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敢于担当、服务群众的时代风采。
上一篇:【感动银生】爱在滇西 情暖景东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