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神秘哀牢|生态之光 注目世界

发布时间:2021-12-30 10:19:05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哀牢山生态站是一个能够发出生态之光的科学殿堂。这座圣殿,让人敬仰,让人注目。哀牢山,被中外学者捧为镶嵌在植物王国皇冠上的一块绿宝石


哀牢山生态站是一个能够发出生态之光的科学殿堂。这座圣殿,让人敬仰,让人注目。
 
哀牢山,被中外学者捧为“镶嵌在植物王国皇冠上的一块绿宝石”。1981年,被誉为“植物电脑”的吴征镒院士在皇冠上画了一个圈,将承载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科研任务的生态站定格在了美丽的杜鹃湖畔。

这个观测站是精心挑选的结果。它端座在海拔2491米、相对平坦的山顶上,背靠着广袤的亚热带阔叶原始森林,南面可眺望碧蓝的杜鹃湖。几幢漂亮的小楼,被鲜花簇拥着,被原始森林包围着,被云雾缠绕着,乍一看,让人惊叹,这真是神仙修行的地方啊。殊不知,生态站的童年,生活及工作条件异常艰苦,几顶帐篷,几间破房,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不通水电路,科研人员常常要走4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到景东县城采购物资,并担挑肩扛地把物资运上生态站。更不用说他们长期远离家庭、远离社会生活的孤独和寂寞。坚持在这里的科研人员个个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英雄,他们在人类不宜久留的“仙境”中,开辟了一个科研的世外桃源,为人类的生态科学默默地做着贡献。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群守护金山银山的苦行僧,这群潜心修行的“仙人”,终于让“绿宝石”发光了。千禧之年以后,哀牢山生态站华丽转身,2002年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5年12月获批进入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这时的生态站已是集区域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山地可持续发展模式示范、森林生态学人才培养等功能为一体的野外开放研究站了。

多年来,哀牢山生态站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研成果日益增多,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前来科考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络绎不绝。2020年,生态站顺利完成了专家公寓及附属设施的修缮和改造升级,生态站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哀牢山生态站已经是一个具有世界水平的综合生态站了。目前,拥有站区建筑面积7千多平方米,科研试验用地30余公顷。建设有6个长期观测样地、2个气象观测场、1个水份观测场,建有20公顷大样地、55米高森林塔吊、33米高通量塔、人工气候室、人工模拟增温试验区等综合研究平台。

40年来,哀牢山生态站人不断发扬“艰苦奋斗,敬业奉献,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生态站精神,始终坚持“监测、研究、试验示范”的方针,点亮了科学之光、生态文明之光,科研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生态站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生态学基础资料,范泽鑫站长、曹敏老师和鲁志云常务副站长等科研人员还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500篇,出版专著6部,培养硕士和博士近百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及获得国家专利4项,支撑了15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这些科研成果让人敬佩,让世界瞩目。



2008年以来,哀牢山生态站充分利用到站工作、考察的国内外科研人员和自身教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免费科普教育活动。其中,“科普教育走进乡村学校”系列讲座,已经成为哀牢山生态站的品牌科普活动。13年来,哀牢山生态站举办的科普活动遍及景东县30多所中小学校,受教师生达5万余人次,来自10多个国家的逾百名外籍科研人员参与了活动。2015年哀牢山生态站获得省政府命名的“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2018年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更值得铭记的是,40年来哀牢山生态站在景东推动了许多示范工作,对促进景东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有它的功劳,亚热带植物园落地景东有它的汗水,黑冠长臂猿和灰叶猴之乡的命名有它的心血,生物多样性示范县建设有它的耕耘,国家重器120米天文射电望远镜启动建设有它的力量,哀牢山无山国家公园推介它在奔忙。

生态之光是灯塔,指引着国外科研人员慕名来哀牢山生态站科考、交流。生态站诞生以来,已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40年不仅是历史的一页书签,它是生态站先驱的脚印,是前辈们的肩膀,是生态站人的精神丰碑,更是到访过哀牢山生态站科学家的恩泽。正是这40年的聚集,才使生态站释放出耀眼的生态之光,才使那些蓝眼睛、黄头发、高鼻梁的人趋光而至,才有生态站与世界交流的话语权。
                          
生态之光注目世界,生态之光世界注目。



  
来源 | 景东县文联 部分图片来源于哀牢山生态站
编辑 | 周  延 李润权
编审 | 李启刚   
©景东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