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发布时间:2015-08-13 16:33:04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景东县龙街乡实施精准扶贫共筑小康梦巡礼普洱日报记者王华明 通讯员李世华 陶娅 文/图绿色新农村时光的年轮进入2...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景东县龙街乡实施精准扶贫共筑小康梦巡礼

普洱日报记者王华明  通讯员李世华  陶娅  文/图

       



绿色新农村
 

时光的年轮进入2015年,面对“精准扶贫”这一道国家命题,每每看见这四个熟悉的大字,总有一种豪情在心底涌动,也总有一份责任从心底生发。
 

美丽乡村,人人向往。龙街乡,小而强,富而美,让记者多次情不自禁地走近她、触摸她,感受这里的纯朴民风、产业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图景。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一种强烈的声音、铿锵的鼓点不时在记者的耳旁响起,由缓而急,从弱到强……这就是龙街乡精准扶贫推进到什么地步,取得了那些成效?
 

百姓忧乐挂心间。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带着激情,7月11日星期六,记者驱车直奔龙街乡采访。4天时间里,记者一路去“白云深处”攀穷亲,深入百姓家中问寒暖,勤进田间地头“捉活鱼”,一组组鲜活的数字、一次次感人的探访、一处处迷人的风景,让记者对龙街人辛勤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干精准扶贫的精神和毅力、创新和进步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一马当先开新局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在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2014年10月17日,景东县召开了规模宏大的连片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县委书记张瑜在会上作了题为《科学谋划统筹推进 全力以赴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重要讲话,对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又一次进行再盘点、再对标、再动员、再部署,特别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在质量效率上见成效。
 



田野欢歌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龙街人如何更加有力地彰显价值、体现新作为?如何当好扶贫开发的排头兵、精准扶贫的先行者,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会上,乡党委政府班子领导陷入深思和不安中。
   

其实,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坚决打赢扶贫开发这场攻坚战,何其只是对龙街乡人勇气、信心和智慧的考验?因为,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现在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最难打的攻坚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困难面前,更见责任担当。在这“一篙松劲退千寻”的关键时间节点,龙街乡党委政府先人一步,一致认为,贫困地区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抓,鲜明回答了事关龙街乡全局与长远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问题,体现了中央的大政方针,反映了龙街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回应了全乡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
   

常言道:谋局必度势。龙街乡实施精准扶贫应该从何处着眼发力?迷茫中,带着深深的历史使命感、紧迫感和对发展责任的担当、对龙街人民的深情厚意,乡党委政府分工细化课题,明确责任和时限,下基层、进农家、到地头,广开言路,听民声、察民意、汇民智,像中医治病那样,经“望、闻、问、切”诊断后,再开“药方”。
   

龙街乡扶贫开发工作成绩不小,但问题也不少,特别是贫困基数大、贫困程度深,群众科学技术文化素质低,不少脱贫对象的抗风险能力弱,还存在因病、因灾、因学返贫等情况,沉重地压在干部职工身上。少数干部群众滋长了小富即安思想,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睡大觉,扶贫标准降低、工作作风变弱、精神壮态欠佳,宁愿坚守一亩三分田,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补齐贫困短板动力和压力不够,思想上不给力,工作上不换档提速,措施上不提质增效,四平八稳过日子。
   

面对多种多样的致贫原因,认真调研、缜密分析的功夫不够深,对乡情村情的真实掌握和分析判断不够准,扶贫开发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输血式扶贫,扶贫资金如同撒胡椒面、大水漫灌一般,重点不突出,扶贫方式还没有实现由粗放到精准的转变。
   

这些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挑战绕不开、躲不掉。对此,乡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给全乡干部群众摆事实、讲道理、算大账,明确指出:脱贫致富等不来、要不来、靠不来,不作为没有出路,慢作为同样没有出路。如果此步不前,错失良机,那么,要想让“穷山”变成“金山”,确保扶贫攻坚取得新的突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目标就在头顶上,必须众志成城齐上阵,齐心协力战“穷魔”。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一次次的学习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在碰撞、观念在交融、共识在形成,想干事、要创业,争一流、谋赶超的精气神又重新提振起来,不甘落后、不事张扬、务实苦干、艰苦创业的龙街乡党委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的又一盘大棋加快布局落子:盯准小康路,在谋划上行功运力;把准脱贫脉,在工作上齐心协力;瞄准贫困“因”,在重点上精准发力;下准党建棋,在落实上凝心聚力。
  

  “现在压力更大了,工作劲头更足了!”无论是乡领导还是村组干部,无一不是如此真诚坦言。压力、责任,已成为推进龙街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实施精准扶贫的新征程中显现出来。在奋发有为精神的感召下,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的步伐,建设机制活、设施好、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龙街,犹如离弦之箭,破空疾进,推动龙街乡跨越发展——
   



精心呵护

 

2014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从2013年的17170.12万元增加到19509.38万元,同比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025元增加到6868元,同比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3485.6万元增加到9254.6万元,同比增长16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00万元增加到560万元,同比增长40%;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从8830万元增加到12000万元,同比增长35.9%,各项贷款余额从 3867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同比增长29.3%。
 

数字嬗变看似偶然,但却显示了跨越发展的必然,也彰显着龙街乡实施精准扶贫开启了一片新天地。


一条主线干到底


   

接过2014“接力棒”,展开2015“赶超赛”,龙街乡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决战贫困“短板”,筑梦同步小康?人们拭目以待。
   

说起龙街乡,熟悉龙街乡的人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感情。过去,这里穷得叮当响,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镇之一,被人们称为小龙街。而如今,通过近年来持续不断的扶贫攻坚,龙街乡终于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前景广阔。
   

但是,龙街乡依然存在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连片特困区域多、发展难度大,致贫因素较多、返贫压力大,收入差距拉大、相对贫困凸显的状况。乡领导的脸上写满了严肃沉重的表情。
   

的确,对于龙街乡而言,由于地处哀牢山西坡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劣势和优势一样突出和明显。劣势:山高坡陡,最低海拔1400米,最高海拔2700米,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山多地少,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1.55亩。优势:生态环境优越,森林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达63.7%;土壤多为紫色土、红壤土等,气候湿润,阳光充足,降雨适中,是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一方宝地,享有烤烟生产大乡、无量山乌骨鸡之乡、核桃种植大乡等美誉。
   

山,还是那些山;地,还是那些地。如何在这片有限的山地里挖出更多的“金元宝”,实现山地资源效益最大化,走出一条扶贫开发的新捷径,历届乡党委政府没少动脑筋,进行过艰苦的思想斗争和有益的尝试。
   

“念好山字经,做好山文章,唱好特色戏,大力发展‘一乡一品’特色效益农业,下好促农增收这盘棋。”乡党委政府领导都不约而同地说,山地空间虽然有限,但发展空间却无限。这些年来,乡党委政府下大力突破寸土寸金这个瓶颈,坚持走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投入,不仅拓展了扶贫开发新思路、新空间,而且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让农民的口袋鼓了起来,让农村的环境美了起来。
   

实施精准扶贫,上承中央精神,下连乡情民意,乡党委政府如何解答这一国家命题?记者发问。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色和优势,实施精准扶贫,走别人的路,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对于龙街乡来说,学习别人的经验、复制别人的模式固然重要,跟着走可能更为省力,但也存在自身优势和创新精神的丧失,所以一定要在坚守中思变,突出重围开辟新天地,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乡党委书记朱元坤说。
   

何为差异化发展之路?记者不解地问道。
   

“历史上,虽然龙街乡曾经苦瘠甲天下,但这些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不渝地放大生态优势,加快绿色崛起,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了一幅幅‘特色农业百花齐放,品牌效应春色满园’的壮丽篇章。时至今日,我们始终认为,生态就是龙街乡立乡之本、富民之基、幸福之源、永续之根,实施精准扶贫不能偏离这一方向和轨道,保住了青山绿水,才能把座座哀牢山变成金山银山。”乡长谢光照进一步诠释。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还是龙街乡“当家吃饭”的“家伙”;做大、做强、做精富民高原特色产业,是加快扶贫开发特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所在。在与乡领导面对面的访谈中,从一个个举措中,记者看到了龙街乡面对精准扶贫这一国家命题中仍然在勇往直前地“赶考”,依托庄园经济,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通过大户引领,合作社示范带头,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激活“三农”改革发展的动力源,加快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步伐。
 

——烤烟提质增效。继续巩固烤烟产业的支柱地位,烟叶生产工作着力在“早、实、细”上下功夫。2015年要完成烟叶收购任务54000担,力争上等烟叶收购比例达70%,中部烟叶收购比例达70%,等级合格率达80%,优化烟叶结构各项工作通过验收。
   

——畜牧业健康发展。继续完善畜禽良种提纯繁育体系、疫病防治体系和畜牧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以南卡无量山乌骨鸡庄园建设为依托,加大项目支持,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扩大养殖规模,力争完成乌骨鸡出栏32.5万羽,提纯选育种鸡1200羽,实现畜牧业产值6000万元。
   

——林果业优化提升。积极推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和地理标识认证,扶持发展核桃精深加工,积极探索生物药业及林下种植、养殖业,打响龙街绿色优质品牌,力争生产核桃1200吨,实现产值3360万元。
   

——茶产业加快发展。以锅瓦茶为龙头,着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茶,实现茶产业更大范围的提质增效,力争生产加工茶叶166吨,实现产值200万元以上。
 

坚持用发展的意识对待高原特色农业,用长远视野定位高原特色农业,用工业理念谋划高原特色农业,用资源视觉看待高原特色农业,用市场办法运作高原特色农业,用创新手段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向山要产业、要效益、要生态、要保护,争当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排头兵……龙街乡以更宽广的视野谋划发展,以更博大的胸怀创新突破,既增强了自身造血功能和内在发展动力,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实施精准扶贫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用实力和行动开始书写新的发展传奇。

一种精神暖民间


   

山竞美,水含情,绿无边,满眼尽是山水画。实施精准扶贫,让贫困群众“一个不少”地同步走进全面小康社会,给那些仍然生活贫困的群众带来了无限的希望、温暖和力量。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功之举在于精准。要补齐扶贫攻坚这块“短板”,确保贫困群众与全县同步迈入全面小康,必须摆脱传统工作习惯和路径依赖,改变“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粗放扶贫方式,着力在“精准”二字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采访中,乡领导、机关站(所)干部职工和村组干部群众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向记者解读了龙街乡精准扶贫的一个个精彩片断。
   

“龙街乡个头小、实力弱,单靠自身力量要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显得势单力薄、力不从心。”乡党委书记朱元坤神情严肃地说,实施精准扶贫,既是对旧有观念的突破,也是对工作惯性的矫正。龙街乡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面对这一现实和重大责任,乡党委政府坐不住、不敢慢、等不起,深入一线调研,理清工作思路,确立顶层设计方案,积极主动向挂钩联系龙街乡的市委领导及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主动与县扶贫办对接,主动向县政协、县工信局、县供销社等县直挂钩扶贫单位征求意见建议,变“一家独唱”为“大家合唱”,形成扶贫开发的整体合力。
   

资料往往记录的不仅仅是发展历程,而且也展现了一个地方发展的魄力。资料显示,仅去年,龙街乡就整合各类扶贫项目5个、扶贫资金1100多万元,投入“真金白银”,集中办了惠及民生的20件实事,让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有了认同感、获得感,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
   

对此,扎果村党支部书记云海宏满脸自豪地说,这些项目和资金发挥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通过实施上海市崇明县对口帮扶项目,扎果村完成了村组公路硬化、环境美化、农户房屋亮化、串户路硬化,70户人家盖起了新楼房,住上了比城里人更大更好的房子,许多人家买了轿车,2014年有2名青年入党,有5名党员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志在山顶的攀登者,从不会陶醉于沿途的脚印。乡长谢光照在龙街乡已经工作了四个年头,对乡情、村情、民情了如指掌。他动情地说:“这些年来,龙街乡之所以能从一个荒凉贫瘠之地发展成为一片开发开放的热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热潮,这一切皆源于创新。过去,我们搞的是‘普惠式’扶贫,而现在实施精准扶贫,就必须瞄准每一个贫困户,帮扶到村、到户、到人。为此,从去年底开始,乡党委政府就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由乡领导带队的12个工作组,入村进户调查,精准识别出贫困户1319户4644人,实行包保责任制,开展定点帮扶‘七个一’活动,即:开展一次走访调研、完善一条发展思路、落实一个脱贫项目、争取协调一笔帮扶资金、结对帮扶一批困难户、转移输出一批劳动力、总结检查一次定点帮扶工作。”
 

话语无声,脚步铿锵。记者在进村入户采访中发现,龙街乡实施精准扶贫的轨迹和力量已经化作创新的智慧和激情,瞄准贫困源,精准发力,集聚起全乡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扎果村委会主任李金发深有感触地说:“实践证明,乡党委政府的这些扶贫理念、思路和做法,非常切合龙街乡实际,顺应群众意愿,符合国家政策,遵循科学规律,是一条科学发展,富民强乡的跨越之路,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度和赞美声,我们再苦再累都值!”
 

7月14日早上9时,龙街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到邦庆村罗家组看望慰问百岁老人王文英时,老人自豪地说:“我从旧社会一路走来,现在五代同堂,天天想吃肉就吃肉,想吃糖就吃糖,住上了新瓦房,丢掉了破衣裳,儿孙辈对我的饮食起居照顾很周到,每个星期还帮我洗2次澡,党和政府每月还给发老年人补助费、养老保险金、低保金,加起来差不多有600多元。我越活越来劲,真想再活100年。”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截止目前,全乡贫困人口已从2010年2390户8694人减少到现在的1319户 4644人,减贫1071户4050人,减贫户和人口分别下降了44.81%、53.41%。
   

情到深处意更浓,扶贫开发暖如春。采访结束,离开龙街乡的村村寨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共奔小康的声声号角,至今还在记者脑海中回响。
   

 

【采访后记】与其说这是一次采访,不如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追寻。扶贫攻坚,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力填贫困洼地,补足贫困短板,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但是,成功从来都不是一个“将来时”的结果,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实施精准扶贫,拼的是不仅是毅力和韧劲,而且更考量各级干部的智慧和力量。要打赢扶贫开发这场攻坚战,困难不少、压力不小。龙街乡知难而进,攻到点上、抓到根上、扶到家上,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一鼓作气、实干到底,一定能书写新的光荣与梦想,龙街乡发展画卷一定更加精彩动人!


                                             ——转自《普洱日报》2015年8月3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