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让梦想伴随鸽子飞扬

发布时间:2016-12-28 16:00:39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让梦想伴随鸽子飞扬——记景东飞扬鸽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中芳陈琪 文 图​杨中芳正在查看鸽子喂食记录县镇领导调研小微企业鸽舍

 

让梦想伴随鸽子飞扬

——记景东飞扬鸽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中芳
 

陈琪  文/图



​杨中芳
在查看鸽子喂食记录




县镇领导调研小微企业




鸽舍




仔猪

 

送走了迷人的秋天,轻轻踏入冬天的门槛,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者干河畔迎来了冬的喜悦,景东县大街镇马铃薯种植队伍浩浩荡荡沿着河流伸展开去。
 

在三营茶厂的向阳坡,绿色茶园掩映着白墙灰瓦,一群鸽子在上空自由盘旋。这里就是景东飞扬鸽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还未进入飞扬鸽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远远地,就听到养殖场内一阵吵闹的“咕噜”声。走进养殖场,只见围网内密密麻麻的鸽子,它们有的全身雪白,有的全身灰色,还有的灰白相间,鸽子头部两侧长着一对黑宝石般的眼睛,嘴上方长着两朵隆起的鼻花,就像印度姑娘跳舞时的装饰。见到陌生人靠近,立刻停止追逐、觅食、嬉戏,跑到角落里躲避,惊恐地发出“咕咕”的叫声。
 

鸽舍深处,我们有幸见到了红遍当地的“杨鸽子”“鸽子王”——景东飞扬鸽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中芳,他正忙着挑选鸽子,装箱,然后运到汽车客运站托运到普洱、景洪等地。每隔4天,杨中芳都会重复这个动作。
 

家境贫寒,十三岁开始打工
 

今年39岁的杨中芳是景东县大街镇三营村人,别看他年纪不大,却已经历了18年漂泊在外的打工生涯,先后辗转于广东、深圳、浙江、上海等地。说到他的养鸽之路,杨中芳侃侃而谈。
 

家境贫寒的杨中芳,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为生计,他13岁就开始在外漂泊,做过的工作一只手都数不完。18岁那年,拿到身份证的他跟着同村青年踏上去往广东的火车,开始了他的打工路,因为没有文凭,他只能找到最简单的工作——帮别人养鸽子。杨中芳深知工作得来不易,同时也明白没有知识、没有技术,要在大城市立足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所以他比别人更勤奋,更努力,立志掌握一门生存技术。他聪明好学,老实本分,经过10多年的摸索学习,逐渐掌握了养鸽技术,受聘于上海金山区某鸽子养殖场从事养鸽工作,工资也一涨再涨。
 

返乡创业,建起专业养鸽场
 

让杨中芳决定回乡创业还要从一次过年探亲说起。
 

“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我们两口子一直在外打工,孩子一直和外公外婆生活,我和我老婆一年到头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没几天,每次回家都觉得孩子看我们像看到陌生人,都没了那股亲热劲。”杨中芳眼角噙泪。
 

为了弥补亲情,思来想去,2009年,杨中芳决定回家,但是回家要做什么来养活一家老小呢?难道就等十几年打工挣下的血汗钱坐吃山空?自己除了养鸽什么都不会呀。回到家的杨中芳整天闷闷不乐,妻子看到他这样就随口说了句:“要不,我们也养鸽子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对,养鸽,鸽子在沿海地区能养,在山清水秀的家乡更能养。杨中芳的家乡大街镇位于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部,全乡有土地面积187.6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134个村民小组,海拔1200米至2640米,坝区年平均气温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悠悠的者干河带来肥沃的土壤,玉米、水稻、小麦和杂粮、核桃、马铃薯等作物在这里茁壮成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街镇独特的土质及地理环境,甘甜的水质和富余的粮食,成就了鸽子生长的基本条件。
 

杨中芳开始琢磨起在家乡建房养鸽的方案。那段时间,他整天不挨家,几乎跑遍了省内的养鸽市场,了解鸽子的需求量。饿了,吃点路边快餐,渴了,喝点自来水,几个月下来,体重都掉了好几斤。
 

2009年11月,受当地招商引资政策的吸引,他带着打工多年的积蓄和向亲朋好友借来的70万元,在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买下村里倒闭多年的养殖场,亲手盖起了鸽舍,并从深圳农科中心引进1300对美国银王和700对白羽,“弘鼎养鸽基地”就这样诞生了。
 

“近年来,人们对乳鸽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我们当地养鸽子大都是散养性质的,数量不多,一家只养几只,人们越来越喜欢鸽子肉,乳鸽市场具有巨大潜能。”杨中芳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养的鸽子以无公害、无污染、天然绿色等特点,在市场上越来越走俏,但鸽子养殖也存在着很大风险。
 

为照顾好这2000对鸽子,他把家也搬进了养鸽基地;为了节省开支,他一个工人也没请,而是把妻子和家中老人接到鸽场,充当养鸽临时工。精心照料6个月后,鸽子开始产蛋,第一批鸽宝宝孵化成功,他就赚了3万元。
 

那阵子,杨中芳经常往返于县农科局、畜牧兽医局和养殖场之间,求教、听讲座,购买了《家禽用药指南》《鸽病防治大全》等书籍,订阅了相关报刊,学习有关养殖管理和疾病防疫知识。在养殖方法上采取了圈养,以玉米、小麦、豌豆、麸皮等为主食;在鸽舍里,采取三层铁丝围栏,作为鸽子养殖场所。
 

为了提高鸽子的品质,杨中芳从饲料入手,潜心钻研纯粮食饲料,研究科学配比,将自己的独家秘方提供给某饲料厂帮忙加工,让自己的鸽子更生态、更绿色。这一年,杨中芳赚了12万元。他初次尝到了鸽子养殖的甜头,也尝到了创业的艰辛。
 

扩大规模,创新管理模式
 

2011年,杨中芳不顾家人反对,顶住压力,又是贷款又是借钱,想尽办法,七拼八凑,筹得资金100多万元,扩大养殖规模,大干鸽子产业。
 

规模扩大了,人手却不够了。杨中芳请来两个工人,按月支付他们工资。半年下来,发现工人对养鸽不太上心,鸽子出栏率和质量都不高。为此,爱琢磨的杨中芳开始摸索工人管理模式:采取每月每人3500元保底工资,员工还可以入股,每个季度坐地分红。这样一来,鸽子出栏率和质量就上去了。看着生意越来越红火,杨中芳不但保工资、保分红,还从每只卖出鸽子身上抽出5毛钱作为对员工的奖励,提高工人的积极性,让工人养得放心。
 

杨中芳说:“股份合作的实施,不但能使员工每年获得一定的分红收益,同时也帮助合作社解决了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是一个双赢的好办法。”
 

细心的杨中芳还发现:鸽子啄食时容易将饲料啄掉到地上,很多粮食混于鸽粪里白白浪费。怎样将鸽粪和废料分开呢?回收后的废料又该拿来做什么呢?杨中芳冥思苦想,最终决定用第一批乳鸽赚来的三万块钱购买10头能繁母猪,摸索鸽料养鸽、废料喂猪,复合养殖的新路。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举动,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这一年,单是母猪产下的猪仔就给他带来10万元的收入。
 

抱团发展,成立专业合作社
 

没有知识,没有技术,对于农村青年改变命运是多么不易的事。2014年,杨中芳在养鸽事业不断壮大的同时,牵头出资成立“景东飞扬鸽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周围的农民发展养殖,还间接带动村内富余劳动力从事运输及玉米、豌豆等鸽子饲料种植等工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目前,合作社共吸纳村民20人,直接吸纳劳动力5人,有钱的入股享受分红,有力的出力领取工资。
 

“我是大街镇气力村的,说起从前,真是难啊,虽然我做事踏实却不善言谈,找工作也因此处处碰壁,不过也因祸得福,遇到杨总,人家不但给我工作,还不留余地地教我养鸽子,让我入股分红,尝到自己做老板的甜头。现在,鸽子越养越顺手,钱也越拿越多,我家也脱掉了贫困帽子。” 性格内向的李国东感激地说。
 

其实,像李国东一样,景东飞扬鸽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的20人,都在杨中芳的帮助下获得实惠、得到发展。
 

苦尽甘来,事业顺风顺水
 

在家创业5年间,杨中芳不但掌握了一套成熟的鸽、猪复合养殖经验,而且还建立了覆盖普洱、版纳的销售网络,使弘鼎养鸽场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已拥有鸽舍1740平方米、猪舍1500平方米、仓库900平方米、员工宿舍300平方米,养殖有种鸽10120对、年产乳鸽90000余只,养殖能繁母猪60头、年产仔猪800余头的规模化养殖场,成为景东乃至普洱养鸽界的佼佼者。
 

“我们的鸽子都是销往普洱、景洪的,每4天卖900只,可以说是供不应求。”说到销售,杨中芳笑得合不拢嘴。乳鸽每只18.5元到19元不等,鸽场有3台孵化机每天都在运转,每天有300只鸽子出壳,一年收入60万元左右。”
 

景东飞扬鸽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喂养鸽子的过程中,拒绝激素,喂养五谷杂粮,确保所喂养的乳鸽品质好、味道佳、韧劲足,以适应中高端消费市场。
 

贡献力量,助力扶贫攻坚战
 

2016年,国家正在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立志不让一个地区、不让一个民族掉队。景东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并向市委、市政府立下军令状:2016年1个贫困乡、8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减贫8500人;2017年1个贫困镇、1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减贫9650人;2018年2个贫困乡镇、1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减贫10200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内。
 

看到地方政府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扶贫,结合乡镇村组特点推进精准扶贫,根据群众需求将培训技能手把手、面对面传授到个人后,杨中芳边回想自己的打工经历,边感叹不已:“这些年党和政府不断给我支持和鼓励,现在轮到我为家乡做点事了,脱贫致富路上,我会尽自己的力量。”
 

放眼未来,前程锦绣。杨中芳表示,不断壮大基地和养殖规模,认真学习互联网销售,以弘鼎养鸽基地(场)为龙头,带动全村有养鸽意愿的人以自己的家为辐射点,建立“互联网+基地+农户”的景东乳鸽养殖销售龙头企业,让梦想伴随鸽子飞扬在家乡创业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