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躬行大地足音长 书写感人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4-09-29 10:23:42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躬行大地足音长 书写感人新篇章——市县宣传战线走转改曼等乡采访侧记◇李世华 纪茹容 文/图座谈交流走进农家查看生态鸡养殖情况视察咖...

 

躬行大地足音长 书写感人新篇章

——市县宣传战线“走转改”曼等乡采访侧记

◇李世华  纪茹容  文/图

 



座谈交流



走进农家



查看生态鸡养殖情况



视察咖啡基地



记者采访
 

素秋九月,是成熟的季节。农田地里的庄稼成熟了,农民群众的笑脸成熟了,“三在农户、六个到户”的曼等精准扶贫模式也成熟了。
 

在这个斑斓色彩尽展成熟与收获的季节,一群不速之客头顶秋雨,脚踏泥泞,走进无量山西部、澜沧江东岸的景东县曼等乡,躬行“九山一面坡”,聆听百姓故事,感知曼等精神,誓将提炼曼等模式,在全市竖起新一轮扶贫开发新标杆。
 

事出有因。2014年9月20日至21日,云南省司法厅厅长马继延、普洱市委书记卫星、景东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春荣等省市县领导会集曼等乡,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把脉问诊贫困症候,总结交流省司法厅挂钩曼等整乡推进扶贫工作经验。在听取省司法厅挂钩曼等整乡推进扶贫情况介绍和县乡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后,卫星动情地说,省司法厅帮扶曼等动真情、扶真贫、真扶贫,探索实践了基地建在农户、实惠落在农户、笑声回荡在农户“三在农户”和统计到户、扶贫到户、脱贫到户、致富到户、评估到户、验收到户“六个到户”的精准扶贫“曼等模式”,在景东乃至普洱市扶贫开发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全市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树立了标杆、做出了示范。卫星指示,宣传和扶贫部门要认真总结、学习宣传,在全市全面推广“三在农户”、“六个到户”扶贫曼等模式,扎实推动普洱科学精准有效扶贫。
 

责任就是使命。接到市委书记卫星的指示后,在北京出差的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赵联涛于9月23日飞回普洱,迅速安排部署;9月24日,赵联涛率驻普洱省级媒体和普洱日报社、普洱人民广播电台、普洱电视台编辑记者和扶贫部门负责人,景东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夏萍率县级新闻工作者,赶赴、会集曼等乡,顶秋雨踏泥泞,深入田间地头看变化,走进农户家中谈发展,切身体验曼等干部群众战穷魔拔穷根、建设美丽家园的火热生活,挖掘记述曼等干部群众用心血和汗水谱写脱贫致富辉煌篇章的感人故事。
 

赵联涛一行走进瓦窑村李文超、李文强、李明友、苏礼荣、李家顺等农家,详细了解生态鸡、生态猪、生态茶发展情况,深入后河村咖啡基地,查看咖啡长势,不遗余力“三贴近”,身体力行“走转改”。
 

“生态鸡的销路如何?”
 

“今后在产业发展中还有哪些打算?”
 

“咖啡产业有收成了吗?”
 

……
 

在瓦窑村领岗组,赵联涛一行与无量山乌骨鸡生态养殖大户苏其文一家围在桌子旁拉起家常,详细了解他家的生产生活情况。苏其文笑眯眯地说,我家的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家里有耕地10亩,种植烤烟6亩,养殖生态鸡700只,2013年收入7万元,下一步想加大生态鸡和生态猪的养殖规模,争取年收入突破10万元。
 

赵联涛对苏其文的想法表示赞同,他说,曼等乡一定要推行好生态鸡的养殖方式,保证产品质量。要通过出台相应的保护措施,扩大生态鸡养殖的影响力,打响生态特色品牌。
 

走访途中,赵联涛指出,曼等乡通过省、市、县、乡、村、组、户7级联动扶贫,在理念、措施上都取得很大成效,最欣慰的就是看到当地农民群众精神面貌的改变。他嘱咐乡村干部,一定要带领农民群众把生态鸡、生态猪、生态茶三个基地建设好,增加群众收入。他说,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做好群众工作,一定要有为民的心态、爱民的情怀和惠民的本事,要深入基层,深入百姓家中,真正了解百姓所需要的东西。为民必须爱民。要把百姓当作自己的家人,真心为百姓做事,最终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腰杆挺起来,笑容露出来。
 

深化拓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战线的一项长期任务。
 

“基层是新闻线索的源泉活水,只有深入基层,关注民生,才能发挥媒体的社会作用,增强媒体的服务性、舆论引导性。”赵联涛要求省市县新闻媒体记者认真实践“三贴近”,深入基层,通过和群众交心谈心,从面入手,以点为支撑,采写一批丰富生动的报道,把曼等经验提升出来、曼等模式提炼出来,为全市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树立标杆,做出示范,在全市、全省进行推广。
 

“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只要用心去感受百姓的生活、感知群众的冷暖,就一定能写出真正的好报道,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赞扬。”深谙新闻行当的夏萍这样感慨。她要求新时代的新闻记者要像穆青、范长江等老一辈优秀新闻工作者一样,言者变行者,走万里路,访千家人,做一个裤腿上沾着泥巴、心里装着百姓的好记者。
 

“把新闻报道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这是省市县媒体记者在曼等乡采访达成的共识,更是大家的心声。他们以各自的独特慧眼和切身感受,选择宣传报道题材,寻找新闻源和切入点,躬行曼等山山水水足音长,誓写曼等扶贫感人新篇章。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新闻都来自基层,只有到农村来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深入细致的采访,才能写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云南法制报编辑记者余光的一番话情真意切。他说,这次曼等乡采访,我收集了许多新闻素材,现实的就可以写出5篇感人报道,打算分期刊发在《云南法制报》上。
 

“深刻的是农村生活,智慧的是人民群众。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把握时代脉搏,集中群众智慧,实现新闻宣传的创新。通过3天时间的基层采访,感觉自己在改进文风方面有了更多的收获。我要把采访到的感人细节更多地运用到新闻报道中去,切实增强新闻现场感,让新闻作品更加生动鲜活、更加富有感染力。”普洱日报编辑记者马洁直抒胸臆。
 

……
 

素秋九月料峭风,微寒山村泪相别。
 

9月26日上午,市县宣传采访组在与曼等乡干部群众依依道别的一霎那,我们看到了赵联涛的眼睛含满泪花,夏萍的眼圈发红……这是干群关系的升华,这是鱼水情深的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