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精准扶贫】景东彝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历程

发布时间:2015-10-30 09:47:22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精准扶贫】景东彝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历程◇朱 勇县扶贫办主任杨闯与百姓交谈(李世华 摄)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
【精准扶贫】景东彝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历程

◇朱 勇

 

 

县扶贫办主任杨闯与百姓交谈(李世华  摄)

 

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景东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巨大成就,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促进了景东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为景东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改革开放37年来,景东扶贫开发的历程,主要经历了6个阶段。
 

缓解贫困阶段(1978—1985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政策,建立家庭联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了农村贫困的缓解,使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1985年的1.25亿人。景东县也由1978年的28万多人下降到1985年的24.8万人。
 

扶贫探索阶段(1986—1990年)。农村改革减贫的边际效益逐渐下降,中西部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改善陷于停滞,中西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农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为此,国家于1986年成立了专门机构、确立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确定贫困标准和重点扶持区域,通过财政贴息贷款、以工代赈资金、财政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
 

1986年,国家将景东列为“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受援县”,县委、县政府制订了《“七五”脱贫计划》,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集中力量在一定时间内解决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一是成立组织机构。组建起“景东彝族自治县发展办公室”,负责发展资金的管理使用。并陆续派出大批党政干部和科技人员到贫困乡、村挂职帮扶工作。二是推广农业科技。在坝区建立粮食作物综合示范区,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留养再生稻;在山区推广杂交玉米地膜覆盖和规格化栽培。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商品生产基地,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子,先后建成商品粮、甘蔗、茶叶、紫胶、芒果、梅子等基地。四是建立挂钩扶贫责任制。采取1个或2个部门、单位挂钩联系1个特困村的办法,开展帮扶工作。五是开展科技扶贫,重视山区教育。
 

这个阶段,共投入扶贫资金1504万元。其中,投入发展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基地建设、杂交水稻制种、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推广;投入以工代赈资金1104万元,主要用于水利、高稳产农田、县乡公路、农村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本阶段按省政府定的人均纯收入150元脱贫标准计算,1990年末,全县贫困村下降到10个,贫困人口下降到1.45万人;按1989年国家新定的人均纯收入300元标准衡量,全县还有19.7万人处在贫困线以下。
 

扶贫发展阶段(1991—993年)。1991年,国家把景东县列为“非国家重点扶持的省定贫困县”,享受国家“八五”期间每年新增5亿元扶贫专项贷款的扶持。景东县各级党委政府抓住机遇,继续把加快贫困山区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1991年7月,县人民政府成立“景东彝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挂靠县计划经济委员会,配备专职干部,负责扶贫开发项目的筛选、审定、组织实施工作;同年9月,县委、县政府调整充实了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扶贫开发和以工(粮)代赈项目的领导工作,并将扶贫开发办公室纳入县人民政府行政序列,机构名称更改为“景东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设主任1名、工作人员1名;各乡镇也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开发两山、建设两坝、支援两站”的发展战略和“夯实两个基础、建立五大支柱、实现五个翻番、达到一个目标”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六进山”措施,初步建立起“四个扶贫责任制”;实现“五个一工程”“五个有工程”“五大工程”等温饱项目建设,扶贫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商品基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继续组织单位挂钩扶贫和鼓励机关干部到特困村挂职扶贫。期末,商品粮、糖业、黑山羊基地全面完成,茶叶基地建设得到完善,泡核桃、晚熟芒果基地建设全面铺开,县乡公路、农田水利、农村电网及通讯设施等有了新发展。
 

这一阶段,共投入项目资金1006万元。其中,扶贫贴息贷款617万元,主要用于商品生产基地、水利、电网、村级卫生室等建设及茶叶初制所、花炮厂等县乡企业开发;以工代赈资金177万元,主要用于县乡公路、农田水利、工程造林等项目建设;发展资金212万元,主要用于茶叶生产、文卫事业、科技培训、农田水利、农村电网等项目建设。本阶段,按国家新定农民人均纯收入300元、人均生产粮食250千克的温饱标准衡量,1993年末,全县贫困村下降到76个,贫困人口下降到13万人,有6.7万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这一阶段为高速经济增长背景下以区域性为主的开发式扶贫。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中央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于1994年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新确定了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贫。
 

1994年,景东县被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贫困县,其中,龙街、太忠、安定、永秀、景福5个乡(镇)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扶贫攻坚乡。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云南省七七扶贫攻坚计划》,县委、县政府将扶贫开发办公室纳入政府职能部门,调整、组建新的领导班子,增加人员编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把扶贫开发、解决群众温饱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与此,提出了“打基础,调结构、建支柱、兴科教、抓改革、重扶贫、促发展”的工作方针,拟定了“远抓林果,近抓烟、蔗、畜”的经济发展思路。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把工作重点、着力点从坝区转向“两山”的12个贫困乡76个贫困村;二是改以往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三是坚持“六进山”“六个结合”及解决好“六个问题”,采取“八个基本到村到户”和“八个到位”的方式开展“五个一”“五个有”“五大工程”等温饱项目建设;四是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完善扶贫责任制,层层签订扶贫、脱贫责任状,把扶贫开发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这一阶段,共投入扶贫资金17191万元,是1986—1993年累计投入2510万元的6.8倍。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水利设施、高稳产农田地、经济林果基地、乡镇企业、农村电网、广播电视、村级卫生室、中小学校建设、草山牧业等项目建设。本阶段,按省政府“农民人均纯收入560元以上、农民年人均占有粮食300千克以上”的温饱标准衡量,全县绝对贫困人口从1993年的13万人下降到2000年末的3.63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1%,有9.37万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除永秀乡外,省级重点扶贫攻坚乡安定、龙街、太忠、景福四个乡提前或如期解决了温饱,受到省政府奖励。
 

整村推进阶段(2001—2010年)。这一阶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扶贫开发,又称新时期扶贫开发。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城乡、区域差距日趋扩大。随着贫困人口的减少和贫困格局的变化,中央制定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扶贫工作的重心从县级下移到村级,强调群众参与制定实施扶贫开发规划,重点实施“一体两翼”战略。
 

景东县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从全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的实际出发,从解决影响贫困群众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等条件入手,探索出一条“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以扶贫安居工程、重点扶持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扶贫及产业开发“四项工程”建设为主线,扶贫重点村建设为重点,全面规划、整村推进、产业支撑、综合实施”的新时期扶贫开发路子,扶贫开发不断取得新成就。
 

这一阶段,共投入扶贫资金41172万元,是1994—2000年累计投入17191万元的1.4倍。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安居工程、劳动力培训转移、重点扶持村、科技扶贫及产业开发、安居温饱村、整村推进等项目建设。按国家规定新时期温饱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625元计算,累计解决温饱8万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890元增加到2010年的3941元,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精准扶贫阶段(201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工作方针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扶贫阶段分两期实施。“十二五”期间,景东县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合力攻坚,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扶持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2011—2014年,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7557.56万元,实施整乡推进1个、整村推进328个、产业项目18个;安居工程1101户,易地搬迁集中和插花安置227户840人;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惠及7个行政村75个村民小组;劳动力转移培训85 期6350人,建设便民桥10座;上海对口帮扶整村推进项目45个、社会事业项目12个、产业项目5个、科技培训27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