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精准扶贫】深山情结——古德村精准扶贫“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队记事

发布时间:2015-10-28 09:33:58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深山情结——古德村精准扶贫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队记事李世华 文/图工作队风采物质上的贫穷、家境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

深山情结

——古德村精准扶贫“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队记事

李世华  文/图

 

\

 

工作队风采

 

“物质上的贫穷、家境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心灵上的贫穷。”
 

“给你一笔钱,给你几件衣服,给你几斤粮食,钱花光了衣服穿烂了粮食吃完了怎么办?我们共同想办法找出路,整合现有资源扩大再生产,让你自己赚钱,实现自力脱贫,稳步走上致富小康路,哪样更划算?”
 

……
 

2015年10月26日,景东县直机关工委、景东县气象局18名干部职工轻车简从、风尘仆仆,再次走进安定镇古德村60户“挂包帮”贫困家庭,与贫困户主或家庭成员亲切交流,碰撞思想,激发贫困户生产自救的潜在信心,点燃贫困户自力脱贫的心灵之火。
 

古德村是景东县直机关工委、景东县气象局共同帮扶的贫困村。该村辖1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17户、2407人;有党小组11个、党员74人。核桃、茶叶、畜牧业,是农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役中,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户110户,贫困人口381人。这些建档立卡户分别由县直机关工委、县气象局和安定镇干部职工“挂包帮”。 其中,县直机关工委6名干部职工“挂包帮”24户、县气象局12名干部职工“挂包帮”36户、安定镇24名干部职工“挂包帮”50户。
 

早在9月14日,县直机关工委、县气象局就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坚决打赢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号召,按“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的统一部署,全员出击,组成18人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队,走进古德村开展首次“转走访”工作。两个帮扶单位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干部职工义不容辞、踊跃担当,分别踏进各自“挂包帮”的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结成“亲家”,面对面拉家常,认真了解、细心记录贫困户的家庭、生活、就学务工、社保、住房、产业发展、经济收入等情况,初步摸清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愿望和帮扶需求。10月26日,两个单位“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队再续帮扶情结,全体人员走进结对帮扶家庭,解答疑问,讲政策谈梦想,引导贫困户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深度分析贫困户致贫因子,因地、因户制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想办法、出主意、理清发展思路,做好发展规划,找准突破口,鼓励贫困户安心生活、信心发展,自力实现增收致富。
 

大村小组是地质灾害重灾区。因为地质灾害影响,村民罗景锋家的住房拉裂损坏,三次建房,陷入困境,债台高筑。茶叶、核桃、猪及务工是家庭经济来源,年总收入3.9万元,全家4人人均毛收入9750元,仅仅只够解决温饱;因灾致贫,建房欠下外债8万元,无力偿还。
 

\

关爱
 

“你结对扶贫我家,是要给一些钱?”正当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张黎耐心“问诊”并详细填完《景东彝族自治县“挂包帮”结对扶贫及发展措施明白卡》之后,罗景锋突然冒出一问。
 

略作思索,张黎反问道:“给你一笔钱,给你几件衣服,给你几斤粮食,钱花光了衣服穿烂了粮食吃完了怎么办?我们共同想办法找出路,整合现有资源扩大再生产,让你自己赚钱,实现自力脱贫,稳步走上致富路,哪样更划算?”
 

罗景锋转了转眼珠,想了好一会儿,才明白张黎的话意,笑笑说:“当然是发展生产自己赚钱更划算!”
 

“天上不会掉下粮食和钱财。当你面对困难的时候,积极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才是改变现状的最好途径。”擅长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张黎语义递进,力求扭转罗景锋的思想观念,“脱贫致富的路在何方?路就在你的脚下!我们机关干部结对扶贫,不是‘输血’式救济,掏点钱表示表示,而是‘造血’式扶贫,为贫困户量身定做发展计划,帮助贫困群众找一条致富路。你们大村小组虽然是地质重灾区,但是你也看见了,上级已经争取投资600多万元,滑坡治理项目工程正在推进,两个月便可完工。就拿你家来说,房子已经盖好,以后不再为地质灾害重新建房了,可以全身心投入生产发展了。你可以利用4亩核桃林地资源,种植重楼、养殖乌骨鸡等,发展林下经济,实现脱贫致富。缺资金,我可以帮助你协调信用贷款;缺技术,我可以聘请技术人员上门传授技术……”
 

罗景锋豁然开朗:“听你这么一说,我彻底明白了‘输血’与‘造血’扶贫的道理。有你们机关干部撑腰,我们全家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干劲更大了,信心更足了。”
 

县气象局局长王林的结对户杨仕荣,今年39岁,是旧村小组残疾贫困户。因为手残,杨仕荣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妻子张之英一人忙里忙外,既要填饱全家6人的肚子,还要供养两个孩子上学读书,负担沉重。而旧村小组李尚军,则是县气象局副局长胡建平的结对户之一。早些年,因邻里纠纷生发殴斗,致使李尚军左眼失明。他全家3人依靠几亩薄田、十几株核桃、一片茶园和养殖20多只黑山羊维持温饱,目前尚欠养羊贷款5万元。
 

善于“观云察色”的气象人王林和胡建平与杨仕荣、李尚军交谈时,捕捉到了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脱贫致富自信的心灵之音。
 

“物质上的贫穷、家境上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心灵上的贫穷。”王林说,困难只是暂时的,在困难面前不能低头,不能气馁,要鼓足勇气,面对现实,整合资源,谋划产业发展思路,抓好各项生产,争取尽快走出困境。
 

胡建平对李尚军说:“人穷最怕志短。你家条件尚好,为什么富不起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我与你家结成帮扶对子,责任就是协同你家找准贫困症结,选好治穷良方,鼓起勇气,坚定战胜贫穷、改变面貌的信心和决心。养羊要学习技术,管理核桃园、采摘加工茶叶也要学习技术。把学到的实用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子,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机关干部职工‘挂包帮’,实质上是“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产”的一个重要举措。只有引导贫困群众树立正确的脱贫致富观念,帮助他们自力更生、勤劳致富,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奔向小康,才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所在。
 

民忧最紧迫,民心最珍贵,民生最重大。
 

\

共商发展大计
 

在与古德村“两委”干部座谈交流中,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张黎,副书记朱朝萍、杞贵荣,县气象局局长王林、副局长胡建平等人的观点是一致的:“挂包帮”结对扶贫的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民本思想,时刻把贫困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扎实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要按照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产的思路,从转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入手,引导他们“要我脱贫”为“我要致富”,激发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发展见效快、效益高的种植业、养殖业,走产业扶贫路子。有了信心,就有了志气。贫困户的志气一旦树立起来了,观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村党支部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经济发展路子,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带动、市场带动,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增收渠道,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贫困面貌……
 

情系深山情不移,爱洒红土惠民生。
 

古德村精准扶贫“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队员把帮助山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作为一种责任,自觉担当,不辞辛劳,为民奔忙,传递无私大爱,矢志不移。当他们拖着疲累躯体、沐浴冰凉月华回归时,已是次日凌晨两点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