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民族政策好 群众过上好日子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民族工作的实质就是群众工作。我们要牢固树立‘在景东,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促进各民族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景东县委书记祁海掷地有声地说。
在普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进程中,景东彝族自治县紧紧围绕民族工作新形势、新特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对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把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德政工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部队和宗教活动场所“七进”活动,创新工作举措,突出工作重点,打造特色亮点,开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走出了一条具有景东特色的创建之路。
典型引领促创建
景东虽然是纯彝族自治县,但同时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宗教并存的地区,其境内居住着汉、彝、哈尼、傣、拉祜、回、布朗等25种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14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全县总人口的50.6%。不难看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景东显得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景东注重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人物和模范集体的挖掘和宣传,用身边的典型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极大地调动了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热情,掀起了知典型、颂典型、学典型的热潮。
熊建荣,彝族,景东县民宗局原局长,现任县人大常委会民族华侨工委主任。参加工作近30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牢记宗旨,倾心尽力,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2009年被评为普洱市民族团结模范个人。
现年37岁的张虎是景东永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漫湾镇保甸清真寺管委会主任。身为回族的他,每年都会提出倡议,组织公司员工和管委会成员为困难群众、贫困儿童和高龄老人献爱心,带头募捐修建民族团结休闲娱乐中心,为群众免费提供休闲娱乐的场地,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与好评。“我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能为各民族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是我最大的愿望,我只是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了一份微薄之力。”张虎说。
其实,熊建荣、张虎只是景东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在景东广袤的大地上,还有很多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基层民族工作者和普通群众,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给予人民群众大爱,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智慧和青春。
特色亮点显活力
走进景东县民族中学,浓郁的书香校园气息扑面而来。“我们把民族团结知识弥漫在整个校园之中,让学生从小学会与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学校副校长袁飞说,他们通过在国旗下讲话、制作宣传栏、开展知识竞赛和出黑板报等形式,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宣传,并通过评选民族团结示范班,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等知识教育,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给予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关心帮助。这些看似普通的举措,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了学生的心灵,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在景东县公安局大厅,“全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滚动电子屏幕格外醒目。“我们把民族团结工作与打击预防犯罪工作相结合,联系改善民生、脱贫攻坚等工作,广泛在局机关和各基层派出所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内部网站开设创建民族团结示范专栏,利用景东警方微信公众号对创建工作进行宣传,创建工作深入人心。”景东县公安局国保大队大队张罗正聪说,他们还充分利用普法宣传等时机,开展民族团结政策宣传,同时加强对宗教场所的管理,开创了景东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
在锦屏镇北屯村民委员会宽敞的庭院内,极具彝族元素的民族团结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村党总支书记纪会祥介绍,作为锦屏镇民族团结示范村,该村有效结合创文、创卫等工作,积极组织党员和村民立足本村实际,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整治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参与到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工作中,通过文艺演出、广场舞等形式,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政策法规宣传,增强干部群众之间的鱼水情谊。
民族政策惠百姓
一条条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绿树掩映着青瓦白墙的民居……雨后的文井镇丙必村长地山村民小组云雾缭绕,山林茶园郁郁葱葱,身处其中宛如置身仙境的世外桃源。作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长地山组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和农民增收致富。
“党的民族政策实在好,山村群众过上好日子。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村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劲头更足了,邻里更和谐了,生产更发展了。”长地山组党支部书记耿发昌心怀感激地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长地山组共投入1200万项目资金,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布局有效优化,公共服务得到提升。如今,不仅家家户户建起了大楼房,水泥道路连接各家各户,太阳能路灯排列有序,房前屋后硕果满枝,嫣然一幅邻里团结、生产发展的乡村图景。
“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丙必村安居工程、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通过发展产业摆脱了贫困,每当农闲时节,村民们会穿上鲜艳的民族服饰,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歌颂党的民族政策好。”谈及丙必村的发展变化,村党总支书记王凤益,村委会主任张宗益想说的话很多。
正在建设当中的景东城区清真寺大楼造型奇特,精美细腻的花雕技艺彰显出古建筑的韵味。城区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马向东介绍,景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清真寺的建设发展,始终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工作大局,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加强对城区清真寺重新选址建设各项工作的领导。寺院管委会通过多方筹集资金,目前寺院综合楼、办公楼等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回族群众的关心,我们一定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生活越过越好。”马向东说,寺院突出抓宣传教育、政策落实、基础建设、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工作,有力促进了寺院和谐稳定,寺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以来,景东组织实施了“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20个。对促进少数民族聚居村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苏建春 罗成建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