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美在景东|十里长廊 十里画

发布时间:2021-12-14 09:38:41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曾经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句话,若一个地方有一条河,那么,这片土地便会显得很生动。很幸运,我和文章的作者一样,我生活的景东就有一条


曾经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样一句话,“若一个地方有一条河,那么,这片土地便会显得很生动”。很幸运,我和文章的作者一样,我生活的景东就有一条哺育了世世代代景东人的川河。

我的家乡"景东",是傣语,意思是坝子里的城。据历史记载,自明朝洪武初年,景东傣族土司俄陶投诚明朝,诏置景东府,并赐姓为陶,陶氏世袭知府25任,统治长达5OO多年。



世间风烟弥漫,辗转流年,换了人间。现在的景东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彝族自治县。漫步街头,已很难找到傣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气氛。但可以感受到浓烈的彝族风情。景东县城不大,川河从北向南穿城而过,东西两岸青峰叠翠,生物多样。城里有河,雨水足,到处都是清亮的绿,浅浅的、柔柔的,惬意怡静,是一个很难得的绿色家园。驻足川河岸边,回眸川河的那一刻,儿时,和小伙伴在河边嬉水、捉鱼的美好时光仿佛历历在目。时光如梭,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川河两岸也随着时代的步伐改变了容颜。改变最大的要数环川河两岸的河滨十里长廊。最初的河滨长廊,始于1999年初的县城市政建设和改造,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改造和提升,已由当初的1公里多提升到现在的环东西两岸的十里长廊。

我和所有的景东人一样提起河滨长廊,眼睛就亮了!喜欢长廊的朴素特别而余味悠长。冬日的暖阳,恰好!适合走进长廊。清晨7点多,天还是有些黑。但山里的鸟鸣声似乎催着人走出家门。于是,决定到长廊走一走。此时,云雾已渐渐散开,阳光透过云层倾泻而下,明亮灿烂却没能打扰到长廊的静谧。我是没见过如此清凉的早晨却有如此明亮灿烂的阳光,沐浴在这样的阳光下,河滨长廊的石板条缝历历分明,它们也成为了喜悦的载体。漫步在长廊,清风微凉,心便也清宁。经过几场雨的浇灌,在这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长廊上的三角梅、黄菊、格桑、、、、次第绽放,将一片缤纷放肆的植入视线,空气里此刻暗香浮动。站在长廊的观景台上,嗅着川河的气息,静静感受着河风,看蓝天白云在舒缓的流动,感受着大自然在这里演绎的和谐与静美。



远眺远山如黛,近看那充满灵气的青翠,倒映在浅黄色的川河水中,缠绵延伸到河岸深处,直到河心,色调相当柔和,竟感到一种亲切的温暖。河水在朝阳的辉映下,明亮而饱满的金色,托起一丛丛雪白飘逸的芦苇,就像冬日里唯美的赞美诗。风不大,却能看见它从四面涌来,聚在一起,挽着发力,芦苇便呼啦啦地摇曳着,禁不住生出水一样的柔情。

河滩上,这里那里,有牛儿在慢悠悠的吃草,这河滩上的绿州已然成为附近农户的小牧场,牛儿都散放在河滩上,尽它们自己到处瞎跑,身边还跟着小小的鹭丝,小鹭丝一会歇在牛背上,一会陪着牛瞎跑。一会儿,牛儿停留在河滩的绿州上,打一个响鼻,正隐在牛儿身边啄食虫儿的白鹭,似乎被惊着了,奋力扇动翅膀,呱呱惊叫着飞起,绕一圈又歇在了牛儿的背上,像极了一对深情的夫妻。一群群的赤麻鸭,钳嘴鹳,每年冬天都会回到这里,它们在湿地上飞来飞去,无论长廊上人来人往,它们都坦然过着自己的生活。



“鸭鸭,嘴唼唼”看着牛背上的白鹭,突然就想起曾经读到的张籍《春水曲》中这一句,顿然觉得这位乌江诗人的亲近,想起这一句,让人想发笑但又觉得这也许就是景东这座小城人与自然的和谐、灵秀之所吧。傍晚,长廊上开始热闹起来,那么多人走在长廊上,他们三俩俩悠闲自在,相遇熟悉和陌生的面孔,都满脸喜悦,赠与你一份馨香的美好。孩子们在长廊上嬉闹着,后面的大人不时轻声提醒,“小心,慢点,别撞着人",长廊的石椅上坐着的老人,如河边的垂柳一般安祥。一些人则选择在空地里伴着芦笙载歌载舞,他们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寻找着各自心中的那份幸福。

河岸边一株株火红的赤焰花升起一重重红色的霞。艳丽的、无边无际的橘红色,美得就像是一场微醺,好似一个个路引,吸引着人们陷入一场柔软的宿醉里,我走走停停,如行画中,川河与长廊交融,湿地与浅滩点缀其间,水绕廊行,廊伴水依,浅绛手笔的写意山水如此被朴素的表达了。走在长廊,觉得自己也进入了画中,我似乎听见了脚底下的哗哗的流水声正从各色花蕊涌出地面,汇集成绚烂的汪洋。心里突然生出想要感谢的心情。一时说不上为什么,似乎也不必究其所以然,感受那份感受便是了。



此时,夜幕降临,明净的月华与长廊的灯光辉映着,渲染出一片静谧的繁华。夜色阑珊,夜的生香吹拂左右,光影浮动,随着夜晚光霭花气在变幻,那种动,柔谐婉转有如无声音乐,令人悠然轻快,不自觉地脱落伤愁。


走在长廊上,想:这就是我喜欢的河滨长廊,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感。此番美景属何人?只想,在这个冬天,暖一壶长廊的景,与你共清欢。




供稿 | 杜 娜
编辑 | 周 延
编审 | 李启刚   
©景东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