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华 文/图
臭菜是含羞草科金合欢属植物羽叶金合欢(Acacia pennata L. Willd.)嫩芽、嫩叶、嫩梢的统称。又名蛇藤、南蛇筋藤、臭菜藤、倒钩藤、红皮毒鱼藤。
云南东南部及邻近的老挝、缅甸、泰国等地少数民族将其幼嫩茎叶作为野生蔬菜食用,它是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德宏等热带、亚热带地区最具特色的野生木本蔬菜种类之一。由于独特的风味,云南臭菜大多销往重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成为少有的山珍野菜。在印度、泰国、非洲等地区民间将其广泛用作药用。
植物学特征:多年生攀援、多刺藤本植物;小枝和叶轴均被锈色短柔毛。总叶柄基部及叶轴上部羽片着生处稍下均有凸起的腺体1枚;羽片8-22对;小叶30-54对,线形,长5-10毫米,宽0.5-1.5毫米,彼此紧靠,先端稍钝,基部截平,具缘毛,中脉靠近上边缘。头状花序圆球形,直径约1厘米,具1-2厘米长的总花梗,单生或2-3个聚生,排成腋生或顶生的圆锥花序,被暗褐色柔毛;花萼近钟状,长约1.5毫米,5齿裂;花冠长约2毫米;子房被微柔毛。果带状,长9-20厘米,宽2-3.5厘米,无毛或幼时有极细柔毛,边缘稍隆起,呈浅波状;种子8-12颗,长椭圆形而扁。花期3-10月;果期7月至翌年4月。
生物学特性:生性喜温耐热。多生于低海拔的疏林中,常攀附于灌木或小乔木的顶部。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福建、广西以及印度东部、中南半岛、非洲等地;景东县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坝区、半山区或村寨附近、林地边随处可见。
营养成分:每百克新鲜臭菜含胡萝卜素0.82毫克、维生素B10.58毫克、维生素C 121毫克、钾19.2毫克、钙2.6毫克、镁3毫克、磷5.61毫克、钠0.2毫克、铁158徽克、锰71微克、锌57微克。臭菜挥发油含有大量的含硫化物,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6.8%,主要成分噻啶含量高达79.51%,是臭菜的特征风味成分,与一般的野生蔬菜香味成分明显不同。
药用功效:根、茎苦、辛、微甘,温;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劳伤、跌打损伤等疾病。茎、藤外用可治急性过敏性皮炎;全株水煎服治痢疾、腹泻;藤茎、全株水煎洗患处治风湿,切片垫睡能引起流产;茎皮治手脚酸痛、疲乏无力、高热抽搐、外伤、风湿关节炎。
食用方法:臭菜食用部分为植株的嫩芽、嫩叶、嫩梢。每年3月采收。在采收食用部分时,可闻到一种特殊的臭味,像臭豆腐一样,但闻着臭吃着香,具有开胃助消化、增进食欲的效果。
马媛媛在《葛根与臭菜》中写道:前段时间,我们走进一家名叫“山里人家”的土菜馆,品尝当地独具风味的美食。一位女服务在水池边洗菜,绿绿的嫩叶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我小声问道:“这是什么菜?”“臭菜!也就是羽叶金荷欢。”姑娘笑着说,并拾起一片菜叶让我闻闻,我拿起来一闻,还真有点臭味。这时,姑娘又说道:“不会吃的人嫌它臭,会吃的人说它香,等会菜烧好了,你尝尝就知道了。”很快,一大桌土菜做成了,立刻勾起我们肚里的馋虫。可是臭菜到哪去了?在一桌的美味中间,我没见到臭菜的影子。老板娘用筷子夹了块鸡蛋饼放到我碗里:“尝尝这个。”我尝了尝,这才发现,原来臭菜躲藏在这了,聪明的当地人将臭菜洗净切细后与鸡蛋搅拌,然后制成蛋饼,果然清香爽口。另一道菜更讲究,外包装是个鸡蛋壳,精华都在蛋壳里面,听老板娘介绍,是将臭菜与当地有名的小耳猪肉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放在蒸笼里蒸熟,小耳猪肉的嫩配上臭菜的清香,同时,废弃的鸡蛋壳又被重新派上用场,成为这道菜的独特包装造型,更增添了整个菜品的艺术感。
臭菜的吃法很多,一般吃法是切细后与鸡蛋调匀炖吃或炒吃。景东农家常用臭菜与番茄或苦笋同煮,食味别具一格。也可在煮鱼、煮田螺时加入适量臭菜,具有克腥味和调味的作用。最新吃法是臭菜炒黄鳝,即:将鲜嫩臭菜洗净,切成长约5厘米的小节备用;野生黄鳝剖肚去骨,切成长短合适的小段放进旺火油锅中,爆炒至7成熟时,放入臭菜,加适量食盐、料酒、姜、蒜、味精、辣椒等佐料,炒熟起锅装盘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