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历史上傣族成为景东主体民族的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3-06-20 15:24:35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历史上傣族成为景东主体民族的成因分析罗海垠古志云:景东,古徼外荒僻之地。曰柘南、曰猛谷、曰景董。为昔朴、和泥二蛮所居。楚庄蹻略滇,...

 

历史上傣族成为景东主体民族的成因分析
 

罗海垠

 

古志云:“景东,古徼外荒僻之地。曰柘南、曰猛谷、曰景董。为昔朴、和泥二蛮所居。楚庄蹻略滇,汉武通夜郎开西南,诸葛定越嶲、永昌四郡,皆未尝涉其境。”⑴景东地理位置特殊,“南至于濮铅”⑵,地处濮地,为古南极之地;“虽徼外之极边,实缅僰之扼塞”⑶,为西南咽喉,亦东南亚文化和中原文化之交融区,相较边疆地区而言,受汉文化的浸染较深。景东傣族一度“浸盛”,如果按方志⑷记载五代“侵夺”蒙氏设立的银生城起算,统治景东长达千年。明代,傣族人口一度占到景东人口的百分之七十。清咸同年间“回乱”后,景东傣族人口锐减,截止1982年,傣族人口仅为1807人,族语、文字俱失。
 

追根溯源,傣族属古代越人族属。傣族自称有傣泐、傣那、傣绷、傣雅数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有西双版纳的傣泐语和德宏的傣那语两个方言区。景东傣族属傣那语支,该支包括今德宏全境,保山的怒江区,耿马、沧源、孟定、镇康、双江、景谷等地⑸。长期以来,居住在这里以傣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先民,既传承了百越等少数民族文化,又大量吸收融合了中原和东南亚文明,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傣族文化。但景东见诸史料的记载凤毛麟角,内容又多凌乱,特别是对有关傣族内容的记载,更是匮乏,缺乏可以依据的文史资料。笔者认为,傣族能够取得统治地位,成为景东历史上的主流民族,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对河谷环境的适应
 

傣族分布的范围,“景东在其东,西天古剌在其西,八百媳妇在其南,吐番在其北;东南则车里;西南则缅国,东北则哀牢,西北则西番、回纥。⑹”上述“西天古剌”在今印度白古;“八百媳妇”在今泰国景迈;“吐番”、“西番”即今西藏;“车里”即今西双版纳;“缅国”指今缅甸;“哀牢”即今保山。自唐朝以来,其分布范围未发生过大的变化。该区域内错杂而居的还有彝族、哈尼族、布朗族、壮族等数十种少数民族先民。傣族居住的环境,据史料记载:“明初,原隰多僰夷,山多猡猡”⑺,“性耐暑热,居多卑湿”⑻,“僰耐湿,好居卑;爨耐燥,好居高”,“好居卑湿棘刺之地”⑼。可见,傣族人居住的环境,大都在西南河谷高温、高湿的盆地、坝子。流传于今德宏一带阿昌族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曰:创世初,两兄妹遮帕麻(天公)与遮米麻(地母)受天意指示结婚,生下了一只葫芦,剖开葫芦后从里面跳出了九个娃娃。老大看见桃树花开姓陶(桃),是汉族,住在平坝种植庄稼;老二看见挂在葫芦架上的长刀姓刀,是傣族,住在河边捕捉鱼虾;老三看到李树开白花姓白,是白族,在洱海边安了家……史诗中反映出,每个民族居住的环境在很久前就形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性,而生活习性又决定了对环境的选择,故俗又有“汉满居江边,傣族住坝心,倮倮住山尖”之谓。但也不是绝对的,随着傣族人口的繁衍发展,人丁的增加,河谷平坝地区容量毕竟有限,明、清时也有部分傣族人迁入山区较为平坦的地方生活。景东不少山区村寨属傣语地名,可以佐证。
 

古代西南被称为“蛮瘴之乡”。河谷地带烟瘴肆虐,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史料中也多有描述。据《广志绎》载:“春有青草瘴,夏有黄梅瘴,秋有黄茅瘴,秋后稍可尔。”⑽《滇略》载:“景东、蒙化,山多有瘴,西至永昌始甚。兰沧、潞水,水皆深绿,不时红烟浮其面。日中,人不敢渡。瘴起以春末,止于秋杪。夹堤草头相交结,不可解,名‘交头瘴’;时,行旅皆绝。江岸居民色多黄瘠,蚤死,惟妇女不染也。”⑾《永昌府志》载:“澜沧江岁五六月中,江中有物,色如霜、光如火,声如折木破石,触之则死,或云‘瘴母’。〈文选〉谓之‘鬼弹’;〈内典〉谓之‘禁水’。”⑿元代李京《过金少江》曰:“三月头、九月尾,烟瘴拍天如雾起。”明时,徐宏祖考查滇西南后写道:“濒水两岸俱田。惟僰彝、罗罗居之,汉人反不敢居,谓一入其地即‘发摆’也。故虽有膏腴而让之彝人焉。”⒀景东旧有“要过川河坝,先把老婆嫁”的谚语。建国初期,坝区人烟稀少,山区群众迁入坝区时,都要面临生死一关——发摆子,至今上年纪的老人仍记忆犹新。而土生土长的傣族人,很早就适应了在这种环境下生存。所谓“一日十浴”,“男女皆袒浴于河”,“澡身偏不避嫌疑”,是为了预防瘴毒侵体养成的生活习性;“竹楼而居”,是为了“居层楼以避灾气”形成的风俗;“男女旦暮,以篓叶、蛤、灰纳其中而食之”,是为了“化食御毒”养成的日常习惯。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傣族掌握了一套克毒御瘴的治疗防治方法,占居河谷地带土地平整、水肥良好、交通便利的地段,为经济社
会的较快发展创造了先机。

 

二、对百越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吸收和发展
 

百越是我国古代南方的一大族系,自古以来就从事农业生产,是我国最早的水稻种植者。有较高的纺织水平,史书中所记的“葛布”,就是古越国的主要名产,以质优色美闻名,汉武帝喜以“越布”为衣。冶金技艺精湛,闻名于世的越王勾践剑,至1965年出土时,仍毫无锈蚀,锋利异常。制陶工艺源远流长,印纹陶文化被称为是古越文化的代表。铜鼓艺术、干阑建筑、文身饰齿等文化则被认为是百越文化的特征……这些百越的传统文化,都在傣族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至七、八世纪南诏时,傣族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据唐代樊绰《蛮书》所载,农牧业、手工业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农业:梯田稻作文化发达,“蛮治山田,殊为精好”,“浇田皆用源泉,水旱无损”。农耕技术用“二牛三夫”法,用“三尺犁”,丈余格,两牛相距七、八尺,前挽、中压、后驱。且驯象代耕,“象,开南以南多有之。或捉得人家多养之,以代耕田”,“开南以南养象,大于水牛,一有数头养之,代牛耕田”,“象大如水牛,土俗养象以耕田,仍烧其粪”。景东县文井镇文会村那掌小组,“那掌”系傣语地名,那:田;掌:象,意为象耕之田。农作物品种齐全,有稻、麦、麻、豆、黍、稷等。农作物种植已经掌握了复种技术,“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粳田稻种大麦,三月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粳稻”。园艺种植业发达,种类丰富。“南俗务田农菜圃”,蔬菜有葱、韭、蒜、菁等,水果有桃、梅、李、柰、荔枝、槟榔、诃黎勒、椰子、甘桔、甘蔗、橙、柚、梨、杏等。傣区还有茶树种植,“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而烹之”。畜牧业:畜禽产有猪、羊、猫、犬、骡、驴、豹、兔、鸡、鹅、鸭,“诸山及人家悉有之”。傣区出产的摆夷鸡,又名长鸣鸡,亦曰茶花鸡,“一鸡直钱一两,形矮而大羽,毛甚泽,音声圆长,一鸣半刻”⒁,被列为历代朝廷贡品。手工业:金银制造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金齿蛮“以金镂片裹其齿”,银齿蛮“以银裹其齿”,镶金裹银的技术已普遍使用。统治者、贵族使用的器皿、装饰品、妇女的首饰、高官佩带的锦带,大多为金银制品。陶瓦铜铁器用,已广为发展,傣区(丽水)锻制的铎鞘,“所指无所不洞”,代表了南诏的最高金属工艺。纺织业水平较高。汉代,哀牢人就已经“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所出产的桐华布,“絜白不受垢污”⒂。傣族充分吸收了哀牢人桐华布的纺织技术,“唯收娑罗树子破其壳,其中白如柳絮。纫为丝,织为方幅,裁之为笼段。男女通服之”,纺织成品称为五色布。煮盐业十分发达。银生城南部“威远城、奉逸城、利润城,内有盐井一百来所”,设官管理盐业事务,制定了煮盐、销售的法令,“蛮法煮盐,咸有法令。颗盐每颗约一两二两,有交易即以颗计之”。

 

三、对汉文化、东南亚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景东地处边疆与内地的交汇区,既受东南亚文化的影响,又不排斥内地先进文化的传入,经济文化的发展要略高边垂各地,故素有“金景东”之谓,可以称为西南地区的“玉门关”。自古中原华夏融合各族先进文化,文明程度最高,受他族所仰望。先秦时期,濮地的先民曾向商王朝献“短(矩)狗”,向周王朝献丹砂。所谓贯胸、离身、雕题、漆齿向商王朝贡献,他们与后来云南境内的穿胸、文身、文面、黑齿有关,与傣族先民有关。西周时,越裳氏献白雉,重译而后通;及归,迷失故道,周公送以指南车才得回国。蜀汉时期,诸葛亮采纳马谡的策略,凡七擒七赦孟获,恩威以服西南,同时传入了先进的农耕、医学、手工等技术。民间有不少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流传,说明蜀汉的积极经营对西南的影响极大,其中“孔明兴茶”乃最好的例子。包括傣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至今仍尊称其为“孔明老爹”。历代统治者执政推崇“近者说,远者来”⒃,认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⒄,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藉以政治力量,向各族推行文物制度,傣族地区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以来是不可低估的。
 

傣族还大量吸收东南亚文化,尤其是印度文化、南传佛教(小乘佛教)对傣族人民生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南传佛教于公元前三世纪扎根于今斯里兰卡,并成为东南亚传播的中心。约纪元前传入东南亚各国,而扎根于公元二、三世纪,盛行于七、八世纪。流行于西双版纳的傣泐文和流行于德宏的傣那文(又称德傣文)并傣绷文和金平傣文,都渊于印度巴利文,随着南传佛教的传入,翻译佛经需要而创造出了傣文,成为了民间文化知识的传承并交流的工具。很多傣族文学和歌舞,也带有浓郁的东南亚文化和印度文化。

 

四、西南丝绸之路的影响
 

元狩元年(前122年),博望侯张骞出使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归来,言称在大夏看到蜀布、邛竹杖,推测有条民间形成的商道经蜀可至身毒(音捐独)。汉武帝遂派遣使者寻觅该道,但途中被冉駹、昆明等部落所阻。以后,汉武帝又听说在昆明以西千余里有名为“乘象国”,蜀贾私出贩运者或至其地,复使至滇国,但仍为昆明人所阻。汉王朝在西南夷设置郡县后,汉武帝又用兵滇西哀牢地区,终于打通通往身毒的道路,这条道路史称“博南山道”,又称为“蜀身毒道”,被誉为“西南丝绸之路”。不少学者甚至认为该道至迟在春秋时就已经存在,汉武帝只不过是在原道基础上加以改造,时修路工人不堪其苦,歌曰:“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度兰仓,为它人”⒅。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西南丝绸之路并不特指某一条。永平初年(58年),汉王朝为了加强与云南西部广大地区的联系,还在今景东澜沧江上修建了一道“笮桥”,时称兰津桥,或曰澜津桥。“高广千仞,两岸峭壁林立,飞泉急峡,复磴危峰,森罗上下。熔铁为柱,以铁索系南北为桥,自古称为‘巨险’”⒆。据《正德云南志》说,至麓川道路有二,“一路从怒江西上,二日程至腾冲府,七日许到麓川;二路从云南县白崖过景东,从木通甸至湾甸,渡河入芒市,约十日程到麓川。自怒江上流蒙来渡至景乐,沿河小渡十数处,皆可入境也”⒇。可见,经过景东兰津桥至麓川的道路也属“蜀身毒道”的一部分,几和博南山道并存。
 

与此同时,一条从景东至西双版纳至东南亚半岛的通道,民间贸易往来十分活跃,这条鲜为人知的道路明代被称为“贡象道路”下路(21),被今人称为“茶马古道”。云南周边东南亚国家到中国朝贡和贸易所带多为大象等物,久而久之形成了该“贡象”道路,走向所经的地点分别为:景东—者乐甸—镇沅府—普洱—车里—九龙江—八百媳妇—老挝—缅甸摆古。据方国喻、林超民先生考证,明代的“贡象道路”下路,亦即唐代的“青木香山路”(22)。《蛮书》曰:“量水川西南至龙河,又南与青木香山路直。”又曰:“青木香,永昌所出,其山名青木香山,在永昌南三月程。”又曰:“昆仑国正北去蛮界西洱河八十一日程。出象及青木香,旃檀香、紫檀香、槟榔、琉璃、水精、蠡杯等诸香药珍宝犀牛等。”昆仑国在今缅甸南部之部族,青木香山路因经青木香产地而得名。部分中外学者认为,中国西南与泰国、老挝、缅甸等地的贸易始于公元前四世纪,该路随蜀身毒道的产生而出现。
 

 由于蜀身毒道和青木香山路的存在,到唐南诏时,银生城一时成为南方的重镇,也成了时婆罗门、波斯、阇婆、勃泥、昆仑等国贸易往来的重要货物集散地,“交易之处,多诸珍宝,以黄金、麝香为贵货”(23)。南来北往的商贩云集,既增进了南诏与东南亚各国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也加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共同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换言之,居住在河谷坝区的傣族,同时也成了最大的获益者,经济文化走在最前,思想意识方面也要比他族为高。

 

五、强大的部落联盟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了包括云南在内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中原地区主体民族完成了华夏族向汉族的转化。据《史记》记载(24),滇西南广大地区自同师(今保山)以东,北至楪榆(今大理),巂和昆明诸部落“皆编发”,随畜迁徙无常,无有“君长”,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尚未步入阶级社会。时昆明是南中地区的旺种大族,在西南夷中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经过长期的分化和发展,纪元前后,永昌(今保山)濮系、“昆明别种”的哀牢人始有大“君长”,“乃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谿谷”。至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国归附贡献,“其称王者七十七人”(25)。说明哀牢国已完成从氏族至部落至部落联盟阶段,其内部已经发生阶级分化。
 

与此同时,汉王朝发现的在哀牢国西南部蜀身毒道上的“滇越”,又名“乘象国”,亦曰“掸国”,在今德宏、腾冲及其西部、西南部广大区域。经地方学者考证后认为,掸国即傣族先民于公元前425年建立的达光王国,被称为“傣族历史上明亮的佛灯”(26)。据《后汉书》记载,永元九年(公元97年),“(永昌)徼外蛮及掸国王雍由调,遣重译奉国珍宝。和帝赐金印、紫绶,小君长皆加印绶、钱帛”,初次和中央王朝往来。永宁元年(公元120年),雍由调复遣使者,带领艺术表演团“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解支,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安帝和群臣大为惊奇。可以看出,代表国家的表演团已经具备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傣族王雍由调也被授为郡主级别的“汉大都督”。但此行也遭致了个别人的非议,陈禅独离席,举手大言曰:“昔齐鲁为夹谷之会,齐作侏儒之乐,仲尼诛之。”又曰:“‘放郑声,远佞人。’帝王之庭,不宜设夷狄之技!(27)”
 

按《勐卯弄傣族历史研究》(28)所说,在达光王国的基础上,傣族建立了大一统政权——果占壁王国(即憍赏弥国),又称果占壁勐卯、勐卯果占壁,或云卯国、勐卯国、卯弄(大卯国)、卯蓬(伟大的卯国)、莫浩卯弄勐果占壁(银云瑞雾的果占壁王国)。果占壁王国是一个以傣族为主体的强大部落联盟组织,“公元567年,即南北朝陈废帝光大元年,勐卯的混鲁、混赖兄弟崛起,迅速统一各地,并跨过南宏江(怒江、萨尔温江),征服了东南的景洪、景栋、景线、景迈一带傣族地区,替代达光而建成更为强大和统一的傣族政权。至召武定(约公元700年)时,又进一步统一了今临沧、思茅(普洱)、一带的‘勒宏’(怒江东岸的临沧一带)地区。”按此说,傣族在八世纪初就依靠强大的部落联盟,征服各原住民族后统治景东,成为景东的主体民族。傣区被统一后,傣族王分派“小君长”到各地去当“召胜”、“召勐”,直接对所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实施管理,并每年向勐卯大城纳贡。
 

总而言之,自古以来,傣族即为景东的土著民族。在长期与严酷、恶劣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适应了西南河谷的气候,并以西南丝绸之路为载体,通过对百越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吸收和发展,以及对汉文化、东南亚文化的融合,依靠强大的部落联盟,一度成为了景东历史上的主体民族。

 

注:
 

⑴⑷《乾隆景东直隶厅志》“卷一之二·疆域”、“卷一之二·沿革”;

⑵ 出自《尔雅·释地》;

⑶(民国)侯应中主编《景东县志稿》“卷之二·形势”;

⑸ 详见江应樑《傣族史》“第一章·导论”。又据明代王宗载《四夷馆考·百夷馆》载:百夷“诸部落……有景东、有鹤庆、有大侯、有威远、有镇康、有甸湾、有者乐甸,其民多百夷,不通汉子,俱属本馆译番”;

⑹ 摘自《百夷传》(明)钱古训、李思聪撰,木芹校录;

⑺《嘉庆景东直隶厅志》“卷之二十三·风俗”;

⑻《天启滇志》“卷三十”;

⑼⑾(明)谢肇淛撰《滇略》“卷九·夷略”、“卷四·俗略”;

⑽(明)王仕性撰《广志绎》“西南诸省”;

⑿(清)刘毓珂撰《永昌府志》“卷之六十二·轶事”;

⒀(明)徐宏祖撰《徐霞客游记》“滇游记十二”;

⒁(宋)周去非撰《岭外代答》“卷三·通道外夷”;

⒂⒅(25)(27)(汉)范晔、司马彪撰“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卷五十一·陈禅列传”;

⒃ 出自《论语》(春秋)孔丘撰,原文为: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⒄ 出自《诗经·小雅·北山》,(春秋)孔丘撰;

⒆(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十四·云南四”;

⒇(明)周季凤篡修《正德云南志》“云南志卷四十一·外志八·诸夷传六》;

(21)(明)邹应龙修,李元阳篡《万历云南通志》“云南通志卷之十六·贡象道路”载:“下路由景东历赭乐甸,行一日至镇沅府,又行二日始达车里宣慰司之界,行二日至车里之普耳,此处产茶。一山耸秀,名光山,有车里一头目居之,蜀汉孔明营垒在焉。又行二日至一大川原,轮广可千里,其中养象。其山为孔明寄箭处,又有孔明碑,苔泐不辨字矣。又行四日始至车里宣慰司,在九龙山之下,临大江,亦名九龙江,即黑水之末流也。由车里西南行八日至八百媳妇宣慰司,此地寺塔极多,一村一寺,每寺一塔,村以万计,塔亦以万计,号兹国。其酋恶杀不喜争,敌人侵之,不得已一举兵,得所仇而罢。由此又西南行一日至老挝宣慰司,其酋一代止生一子承袭,绝不生女。西行十五六日至西洋海岸,乃摆古莽酋之地。”

(22) 详见《云南史料丛刊·第三卷》之《〈马克波罗行纪〉云南史地丛考》(方国喻、林超民著)“第四章马克·波罗云南之行的路线·由班加剌经景谷(交址国)到阿僰”;

(23)(唐)樊绰撰《蛮书》“云南城镇六”;

(2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一六·西南夷列传”;

(26)(28)《勐卯弄傣族历史研究》“傣族历史上的统一政权——达光王国”、“傣族历史上的大一统政权——果占壁王国”德宏州傣学学会编,2005年3月出版。

 

上一篇:讲故事的人

下一篇:裸体李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