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无量山中“追猿人”

发布时间:2013-12-03 19:27:49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跟了12年,我对长臂猿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有些离不开了。8月中旬,记者再次联系刘业坤,询问近况,他说,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他已经把家里...


 

“跟了12年,我对长臂猿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有些离不开了。”8月中旬,记者再次联系刘业坤,询问近况,他说,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他已经把家里的30多只山羊卖了,现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保护长臂猿行动中来。
 

刘业坤是景东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寨子长臂猿监测站的长臂猿专职管护员,2001年,在大寨子开展长臂猿群体“习惯化”研究,刘业坤就参与进来了。“习惯化”就是指通过人工长期跟随,可以使人对它近距离地观察而不会惊怕。
“‘习惯化’这个事很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背着干粮出门,直到天黑才回家,有时要连续跟四五天,2006年,我们还在山里住了半年的工棚。”刘业坤回忆,在山里许多时候是吃压缩饼干,现在看到压缩饼干都会头晕。

 

刘业坤说,对长臂猿“习惯化”,没有什么技巧,唯一的办法就是靠人力靠耐心。村里的老人都称长臂猿为“风猴”,因为长臂猿速度像风一样快,在森林里,如果遇上长臂猿,最多只能看一眼,就消失。当时,一些村民还嘲笑刘业坤,要想跟上“风猴”是自不量力。可是,刘业坤依旧坚持着,每天起早贪黑,伴随着孤独与寂寞,在深山老林寻找长臂猿的足迹。
 

2001年至2005年之间,刘业坤进山追踪‘习惯化’长臂猿,一个工每天只有10元工钱,2006年增加到15元,2007年之后增加到每天30元。现在稍好一点,每个月有800元的底工资,每天进山有40元的工钱。“如果是凭借这点钱,早就不想干了。现在,在外面打一天工,至少也有七八十元。”刘业坤对记者说,刚开始时是出于好奇才参与对长臂猿“习惯化”的研究,现在是对长臂猿有了感情,不想离开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跟踪长臂猿两年的时间,有一群长臂猿终于被刘业坤‘习惯化’了。刘业坤可以在二三十米远的距离跟随这群长臂猿了,而且长臂猿不会怕他,不会像过去见一眼就消失了。
“家中父母年迈,两个孩子还小,自己不在家,妻子成了主要劳动力。”刘业坤说,为了研究和保护长臂猿,农忙时节,他家里的活计都是出钱找人干,每天每个工100块钱。今年他把家里的30余只山羊全部卖掉,这样,可以为妻子减轻点负担。

 

受刘业坤的影响,弟弟刘业勇也一直跟随着哥哥常年奔走在崇山峻岭中。兄弟俩有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听到长臂猿在啼叫。(云南日报记者  李汉勇)

                                 

   ――――摘自《云南日报》2013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