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 全力打造景东国家级生态文明县

发布时间:2018-03-14 15:31:03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 全力打造景东国家级生态文明县郎中杰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 全力打造景东国家级生态文明县

郎中杰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方向。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结合我县实际,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打造景东国家级生态文明县,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深刻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抓住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和规律,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实现了党的生态思想的新跨越,而且还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新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商品作为市场经济的载体,来源于自然资源的转化和再生。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需要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来实现可持续发展。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6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个重要论断,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4年后,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一项,不仅秉承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站在大历史、大文明层面,对生态与文明关系进行的鲜明阐释,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确立了环境在生产力构成中的基础地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正是树立生态文明观、引领中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理论之基。要求我们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我们必须坚持维护生态平衡,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利用,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探索一条代价小、排放低、效益高、可持续的发展新路。这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的具体行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途中,中华民族如何永续发展?中华文明能否再铸辉煌?站在这样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在稍早前的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南宁考察河道整治工作时指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念,也是今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城市到乡村,从大漠戈壁到江南水乡,习近平总书记每赴各地考察调研,几乎都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邃思考和明确要求。2012年12月,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首赴外地考察时就谆谆告诫:“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极限。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11.5%,却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43%的铜、54%的水泥,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居世界第一。面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重大瓶颈制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原则,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面小康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包括人民生态环境需求的满足。生态环境能否得到改善,环境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全面小康的建成。我们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着力点,牢固树立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理念,解决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增进群众的生态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重大举措,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把生态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大力实施森林、水土、湿地保护修复工程,让美丽家园空气清新、山清水秀,让老百姓树立信心、看到希望。
 

二、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积极探索景东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为云南发展确立的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完全切合云南实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发挥党组织作用,从组织上落实从严治党。这“五个着力”,抓住了云南各项事业发展的“牛鼻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的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全局发展的高度,明确了云南的发展地位,赋予了云南崇高责任。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云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的前进方向和重要任务,对云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纲领性、战略性指导意义。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全省上下一盘棋,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全省各级相关部门坚持把中央、省委及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讲话精神、指示要求与全省环保工作实际相结合,做到认识到位、领会到位、贯彻到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坚持点面结合全覆盖,城市、乡村,空气、水体、山林、土壤等全面覆盖。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大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低效林改造和陡坡地生态治理力度,加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九大高原湖泊水环境综合治理,提高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深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强化环境监管,对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的行为严厉查处。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云南与时俱进,发展理念不断更新。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战略不动摇,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全省上下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统筹处理好稳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云南正在坚定不移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坚持“保护是第一政绩”不动摇,进一步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总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综合管理体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局面,以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总平台,加快绿色、通畅、文化、品牌、效率、幸福“六个普洱”建设,积极探索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普洱特色的追赶跨越、绿色崛起之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建成自然保护区16个,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0.1%。森林覆盖率从“十一五”末的65.6%上升至2016年底的68.83%;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全省率先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建立“景东无量山黑冠长臂猿保护基金会”,实施一批保护示范项目,建成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基地。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累计创建生态文明乡镇32个、生态村908个;省级绿色学校53所、绿色社区11家、环境教育基地2个。普洱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2016创建生态文明标杆城市”等荣誉称号,目前正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景东县拥有无量山和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上动植物保存得最完好的地方,是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综合体。在不到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上保留着占全国三分之一的物种,景东被外界誉为“全球动植物基因宝库”“动植物生存的天堂”,2008年6月,景东彝族自治县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2017年7月,再次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灰叶猴之乡”荣誉称号。景东县成为全国一个县内拥有两个动物之乡称号的唯一县份。经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保部等专家的实地调研,座谈评估,2015年1月8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下发了《关于建设生物多样性国际项目示范县》的函,把景东列入了全国生物多样性国际项目示范县;并于2015年10月20日向景东县颁发了中国TEEB项目示范县牌匾。2016年12月17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三次会议在墨西哥坎昆闭幕,大会期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主办的“中国TEEB行动与地方实践”边会,景东县是唯一受邀出席的TEEB示范县代表。发布评估景东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每年545.06亿元。“如何利用良好的生态运作项目,获得国家层面的政策倾斜及国际社会的支持?也许省外也有一些案例可以借鉴。浙江省的仙居县,也是凭借着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获得了法国开发总署约5.6亿元的低息贷款。我们拥有545.06亿元的无形资产,也可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通过更多的环保项目争取更多支持,为景东发展注入强大资金支持。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神州大地铺展。一场关乎亿万人民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变革,已经开启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立足我县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景东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谱写生态景东新篇章。

 

三、用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举措持之以恒推进景东生态文明建设,奋力打造国家级生态县。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刚刚就任总书记、面对中外记者时,就向世人坦露拳拳之心。
 

生态文明建设搞得好不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很重要。转变长期以来追求“GDP至上”的政绩观,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尤为重要。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6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演讲时强调:“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负责任的,既是对中国自身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2015年4月,我国首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制度体系。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
 

几年来,一场场环保问责风暴在各地掀起。2015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巡视从河北省开始,不到两年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对16个省份的6000余人问责。2016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确定对各省区市实行年度评价、五年考核机制,以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2017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不作为、不担当、不碰硬”,“没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监管层层失守”,“弄虚作假、包庇纵容”等严厉措辞频现,包括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几十名领导干部被严肃问责,引起社会强烈震动,彰显党中央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意志。
一些地方领导干部开始真正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分量,思想上的“雾霾”一扫而空。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逐渐成为共识。

 

没有制度保障,绿色发展理念就是空中楼阁。新的考核评价机制,正是构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四梁八柱”中的一根“大梁”。树立新发展理念、转变政绩观,就要建立健全对各级官员的考核评价机制。
 

这5年,中央密集出台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文件,谋篇布局推进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仅2016年,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文件就超过20件。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渐完善。
 

生态环保法制建设也不断健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陆续出台,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从2015年开始实施,在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方面力度空前。
 

继18亿亩耕地红线之后,我国对生态保护也划出红线,对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实施强制性严格保护,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资源。目前全国已有12个省份初步划定,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
 

这5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领域一项项重点工程频频展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污染防治实事紧紧抓在手上,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体现,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重拳出击,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合力绘就青山绿水、诗意栖居的图景。
 

景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成立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领导小组和云南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领导小组,并根据我县实际制定考核实施方案。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县各相关部门共同的努力下,在省、市环保部门的指导下,特别是在省环境监测中心赵祖军主任和李琴老师等专家的关心帮助下,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2015年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中,获得全省第5名;在2016年全省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中,获得全省第12名。县域环境质量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景东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出台了《景东彝族自治县环境保护条例》和《景东彝族自治县环境保护条例实施意见》,编制了《景东生态县建设规划》、《景东县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13个乡(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4年在云南省率先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激励办法》;2015年成为全国首个获得授牌的中国TEEB项目示范县,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2016年被国务院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生物多样性类);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县考核;2017年完成云南省首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直接影响上级对景东县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补助额度,同时也是省委省政府对县级考核的“一票否决”指标之一,在省委组织部对县委书记考核中也占较重分值。要认真填报材料,按照环保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实施细则》文件精神,对照各项生态指标、证明材料,逐一分析、完善资料、健全档案和台账。要强化合作,各相关部门要落实专人具体抓,在工作中要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把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做好、做实。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把县委、县政府“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切实做好景东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
 

历史的浪潮滚滚向前,生态文明新局面已经开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能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云南工作的重要要求,着眼“五个着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国家级生态文明县新景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