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曼等扶贫记(一)

发布时间:2014-11-21 09:25:17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近年来,景东县曼等乡的干部群众在云南省司法厅及市、县的帮扶下,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在实施精准扶贫方面作了大量有益探索,初步形成了三...

近年来,景东县曼等乡的干部群众在云南省司法厅及市、县的帮扶下,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在实施精准扶贫方面作了大量有益探索,初步形成了“三在农户”、“六个到户”的曼等模式。9月,记者来到曼等乡,看新村、问产业、探发展,感受这里旧貌换新颜的惊喜蜕变。

扶贫大行动大提速——

针对贫困人口较为分散特点而实施“精准扶贫”,成为新时期景东曼等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起点

要让山区的群众走出贫困,就必须摆脱大山的阻隔,走出大山。

从思茅出发,需要近9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景东县曼等乡。

山高路远,交通闭塞,民居分散,九山一面坡……初来乍到,曼等乡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山区农业贫困乡。

然而,更令记者吃惊的是,就是这个贫穷的山乡,历史上曾出过2名进士、10余名举人,最为著名的是清代文人、大书法家、同治皇帝的老师刘崐。为什么曼等这方独特的山水,充满了浓厚的书卷气息,却“一方水土养不富一方人”,陷入“贫困—环境恶化—贫困”的恶性循环中,为高山所困,发展滞后?

见记者的语气里透出曼等乡似乎蕴含着又慢又穷又等的意思,乡党委书记罗成海这样解释:曼等,系傣语地名。“曼”为寨;“等”为深水潭。“曼等”即为深水潭边的寨子。由于受制于先天的地理环境,居住在“九山一面坡”的农民群众缺乏基本生存的发展条件,生活过得很苦,行路、吃水、盖房、上学、看病、致富无一不难,特别是要项目、留住人才、发展产业更难,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由于交通落后,距离县城遥远,这里的群众有很多人没有到过县城,在这里工作的人到县城出差、开会,一次也要折腾6个小时,出去了就不想回来;外面的人知道曼等乡环境艰苦,也不想来这里工作。这里资源短缺,群众盖房所需的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都要从100公里以外的地方拉来,运输成本非常高,想改善居住条件太难。还有,这里生态环境脆弱,别说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就连人畜饮水也非常困难。更为突出的是,这里山坡陡峭,山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只有1.6亩……县、乡干部心中一直都装着一个尽快让曼等群众脱贫致富的梦。可是,多少年的苦干加实干,都被大山深谷给吞没。”乡长荣丽媛形象地介绍曼等的乡情。

2013年8月,云南省司法厅厅长马继延到曼等乡访贫问苦时坦言:省司法厅从2002年至今挂钩扶贫曼等乡12年,投入了878万元扶贫资金,但曼等乡仍然是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依然存在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返贫致贫因素增多的问题,现有的产业发展规模有限、市场经营有限、多种经营不充分,扶贫攻坚任务繁重。

扶贫扶贫再扶贫成了各级领导心中压着的一块巨石。

“曼等乡是景东县最穷的地方之一,在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役中,如何聚焦发力求突破,从根本上挖掉穷根,进而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实现贫困山乡的彻底变革是大家一直在思索的问题”。谈起扶贫攻坚,荣丽媛和记者聊到,能打开贫困枷锁的,只有唯一的钥匙--发展。

大家都憋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总攻贫困!

“针对贫困人口较为分散的特点,必须制定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彻底让农民摆脱贫困。” 在访农户察民情、看实地听项目、找问题想办法、依实情谋发展的基础上,省司法厅和景东县委、县政府,曼等乡党委、乡政府确立了“曼等不能慢,曼等不能等,基地在农户、实惠在农户、笑声回荡在农户,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的曼等整体扶贫工作思路。结合曼等高原贫困山区的特点和贫困农户的实际,通过建设生态猪、生态鸡和生态茶“三大基地”,开辟贫困农户增收的渠道。大家深知,面对扶贫攻坚的重任,唯有创新、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号准脱贫致富的脉,“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并重,“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齐头并进,并以建立精准扶贫机制为契机,切实瞄准贫困对象,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才能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脱贫。

“过去扶贫是给钱给粮,应急性的,现在强调精准,管长远。”采访中,景东县副县长杨波告诉我们,曼等乡在确立了扶贫思路后,为确保不漏掉一户贫困户,不错定一个扶持对象,针对“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何在”、“如何针对这些致贫原因进行帮扶”、“帮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采取了“群众评选、张榜公示、建卡立档、逐年销号”的办法,既抓好分户扶贫,又抓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扩大项目覆盖面,通过集中打歼灭战,从基础设施开始,产业结构的扶持、基础设施的改变、人的基础素质的改变、公共服务的均等综合发展,最终让贫困地区进入良性轨道。

至此,“精准扶贫”的曼等先行探索在千沟万壑中匀称地展开。(普洱日报记者 马洁)

 

本文来源:普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