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脸膛晒黑了 村庄变美了——曼等乡“常务家长”工作小记

发布时间:2014-10-09 11:06:21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脸膛晒黑了 村庄变美了——曼等乡常务家长工作小记解明久迷彩服、橡胶鞋、5+2、白+黑,干部的脸膛一天比一天黑、村庄的容颜一天比一天美…...

 

脸膛晒黑了 村庄变美了

——曼等乡“常务家长”工作小记

解明久


 

“迷彩服、橡胶鞋、5+2、白+黑,干部的脸膛一天比一天黑、村庄的容颜一天比一天美……”
 

这是曼等乡老百姓常说的一段顺口溜,他折射出了曼等乡机关干部以“常务家长”身份进村入户为民办实事、谋发展的工作写照。
 

曼等是一个集“边、山、少、穷”的贫困乡。2013年9月,省司法厅厅长马继延到曼等乡调研,安排了7个扶贫项目,并提出将于2014年6月在曼等乡召开现场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带着厅长的关怀,7个项目即可着手,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群众有顾虑、怕这怕那的。为此项目进度缓慢,达不到预期目的。曼等乡党委政府全体干部职工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发展,使村庄一天比一天美?经深思熟虑,决定变派工作组到处召开小组会议为下派“常务家长”、实行“1+ X”的模式,进入农户家中做工作,为他们出思路、谋发展、做规划。通过这一模式的开展,7个项目得到有序推进,干部作风、百姓精神面貌和村庄面貌日新月异。
 

实干,干部作风之变
 

“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曼等乡干部职工以“实干、担当”的精神谱写了干部的作风之歌。
 

岭岗组在公路扩建时,挖出的石头损毁了村民李文超家种植的3亩咖啡。常务家长、曼等乡党委书记罗成海第一时间回“家”做工作,他说:“公路扩建是公益性事业,只有家家户户的支持,路才能建好。我们搞整体扶贫项目,每个党员干部心里都压着一块‘石头’,拣掉地里的石头容易,搬除自身心里压着的‘石头’很难。我们虽然远离妻儿,但我们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坚守岗位,搬除了自身心里压着的‘石头’。大家心通了,路就宽了。咱家的咖啡受到了损毁,我们一起把地里的石头拣掉,土地还可以垦复。我们会共同想办法,解决产业发展问题。我当这个常务家长就是要帮家里出主意、想办法、搞谋划,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要让日子越来越好过。”听了罗成海的家常话,李文超解除了心中的顾虑说:“我家有5口人,上有老下有小,两个劳动力搞生产,日子过得紧巴巴,乡里扩建公路占压了我家的地,开始想不通,乡党委书记罗成海三番五次上门做工作,还用自己的工资为我家捐了1000元款。想一想,乡领导一天到晚都在忙,带着全乡人干活计,自己再倔不通情达理,就说不过去了。”
 

瓦窑组王恒勇心里着急,看着左邻右舍都在拆旧房建新房,大干“美丽乡村”建设,而自己不仅背负债务,还在帮扶政策面前束手无策。他家5口人,父母年迈,两个孩子年幼。前些年夫妻俩外出打工,也没攒下多少钱。去年,他们回家乡发展,向信用社贷了3万元钱打算重新建房。然而,小儿子的一场病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钱。“常务家长”乡水管站李学云知道后,积极想办法四处筹集钱款,帮他偿还清贷款,并重新担保借贷,为他解决了建房资金难题,与其他76户农户一样,在“常务家长”的指导下,拆除旧房,建起新房。
 

乡长荣丽媛的皮肤被太阳照射,晚上就奇痒无比,痛苦不堪,彻夜难眼,但第二天同样战斗在工地上。在男子汉的心目中,像荣丽媛这样娇小的女子,算得上是个铁女子,她从不在大家面前叫苦,干扶贫攻坚工作时时处处冲在前面。
 

乡人大主席普朝忠是一户留守老人的“常务家长”,当各种节日来临时,他总是带上粮食、肉食等,喊上自己的老婆儿女“回家”与老人聚一聚,吃上一顿“团圆饭”。
 

现年53岁的瓦窑村党支部书记李加策,在集镇街道建设中,主动拆除了自家临街的126平方米黄金店铺,年损失租金4万元;在建设美丽乡村中,他从家里拿出2.84万元补给农户;因乡里修建一座80立方米的大水池占用了一户村民的土地,他又拿出自家的300多平方米土地置换给村民。
 

瓦窑村委会主任张才富以大局为重,出钱、出机械、出人力,无偿修路1.5公里,修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挖村民活动室地基,无偿把自家的承包地置换给农户。
 

……
 

每一名干部就是一名“常务家长”,他们实干担当的工作作风不胜枚举;每一名“常务家长”为自己的“家庭”所做的一切都有一部感人的故事,实干精神为曼等的扶贫攻坚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常务家长”这部感人故事还在谱写、延续。
 

美丽,村庄之变
 

“常务家长”带头帮助群众发展产业、房屋亮化美化、道路硬化、植树绿化等活动刚刚开展的时候,有的百姓持一种观望态度:你们真的能帮我们干实事、干好事吗?还是只做做样子呢?
 

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干活成为 “常务家长”的第一件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观望中的村民看到了村里的变化,逐渐加入进来。
 

之前,出门遇土堆、粪堆、柴火堆“三堆”,白天一身土,晚上一脚泥;现在,是出门迈上水泥路,晚上用上太阳能路灯。
 

住上青瓦白墙蓝腰带的安逸房,村支书李加策说:“村庄里能有今天的变化,离不开省司法厅,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我们‘常务家长’的辛勤付出,才让我们寨子居住环境变好了,邻村人看到都羡慕得不得了。目前,瓦窑组整理拆除残垣断壁12处,硬化村组道路5500米,新建环保厕所82户;翻新房屋、粉刷庭院墙面4000余平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3盏;种植烤烟150多亩,生态茶种植200户7万株,生态猪养殖300户400头,其中种猪养殖200户200头、商品猪养殖100户200头、生态鸡养殖1159户57000羽;建垃圾处理池3个90立方米,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和篮球场合计1000平米。这些工程的建设和完工,极大地美化了村容村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
 

“常务家长”进村入户的辛勤付出,不仅使绿色生态扮美了寨子,也带来景美土肥物丰,助曼等走上生态循环致富路。
 

幸福,民之变
 

曼等乡在实施7个整体项目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急于赶工期,导致了技术人才紧缺,特别是房屋翻新、粉墙、道路硬化等方面。“常务家长”得知这一信息后,分批次带领村民到文井长地山进行观摩学习。功夫不费有心人,终于带领群众学会了相关的技术,培养出了当地的土专家,群众为自己能有一门技术而感到骄傲自豪:明年,我们将是一名技工能手,打工可以不出远门了。
 

每天下午当你步入寨子时,可以看到忙碌一天之后的人们,在路灯下休闲娱乐的场景,寨子的改观彻底打破了以前家家户户黑了就窝在家里休息,很少与人交流现象。你看路灯下十几个老人集在一起聊得多开心啊,广场上多热闹啊——年轻的小伙在打着篮球;大姐、阿姨们在跳着健身舞……人们已从单纯的追求物质享受转变到了精神享受上来了,他们的观念在逐渐改变,幸福的指数在逐渐提升,城镇化的生活在逐渐向他们招手。
 

走进家家户户,庭院干净整洁,给人的感觉是舒心,农户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地采购现代化的家用电器。现在的家庭通过近一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家家户户都有了余钱,不再像以前,随手丢一个石头进去也砸不到像样的东西,百姓富了,高科技的产品多了。
 

农户的亲切感、淳朴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以前,当我们干部下村组时,百姓主动打招呼和我们拉家常的情况很少,甚至于有时远远的就避让。通过“常务家长”活动的开展,百姓主动和我们打招呼、拉家常、话发展的现象得以体现。干群距离更近了,百姓以能跟我们干部交流为荣。
 

的确,“迷彩服、橡胶鞋、5+2、白+黑,干部的脸膛一天比一天黑、村庄的容颜一天比一天美”是曼等乡“常务家长”进村入户为民谋实事、话发展的工作写照。通过近一年的整体扶贫,“常务家长”为贫困家庭理清发展思路82条,制定脱贫方案151个,办理医保、低保、教育等惠民实事103件,有效破解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干部的脸膛虽然晒黑了,但是却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大事,使村庄变美了、百姓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