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安居乐业的地方——景东县漫湾镇安乐街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纪实

发布时间:2019-07-22 17:04:41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安乐街全景打造美丽家园幸福安乐街以罗马神话中司管生育和保护妇女的女神之王的名字朱诺命名的六月,我们走进景东彝族自治县漫湾镇安乐村安

 

 


 

安乐街全景

 



打造美丽家园

 



幸福安乐街

 

 

以罗马神话中司管生育和保护妇女的女神之王的名字“朱诺”命名的六月,我们走进景东彝族自治县漫湾镇安乐村安乐街,80多名劳动妇女分流在4条通村公路,汗流浃背,义务清理排水沟、铲除坡边杂草,美化路容路貌……这是安乐街农民群众重拳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一个缩影。
 

一种思想贯穿始终

具有“永享安乐太平”之意的安乐街,坐落在无量山西坡、澜沧江东岸,由街子、街后两个村民小组组成,彝族、汉族、布朗族等多种民族杂居。安乐街共有农户180户、561人,其中,街子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69人,街后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77人;有党支部2个、党员22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以务工为主,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26元。

良好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福祉、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作为景东县比较大的自然村,安乐街住户众多,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宜居家园建设的大考中,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只能依靠人民群众。

依靠人民群众,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安乐街党支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以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为根本,以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推行“支部+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宜居家园建设”新模式,深化思想引领,弘扬绿色理念,充分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会议、村民大会、村内广播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和群众充分认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广泛凝聚起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宜居家园建设的思想共识。通过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不断凝聚党群力量,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思想统一、群策群力、步调一致,积极主动参与,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48岁的共产党员宋仕芬全家4人,两个孩子上学,因学致贫,2013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6月9日在思茅看望孩子的她听说安乐街义务修路,便匆匆赶回来,组织劳动妇女冒着炎炎烈日,美化路容路貌,还自掏腰包购买一箱冰淇淋为妇女同胞解暑。“你带领群众义务参加劳动,没有报酬,划算吗?”宋仕芬抿嘴一笑,这样回答我们:“国家投资为我们农民修通了水泥路,爱路护路是我们自己的事。”杨世会接过话茬:“今天我们义务出工修路已经是第4天了。雨季即将来临,如果不维修,路被雨水冲烂了,行路难的只是我们,不是别人。只要路好走,我们出10个义务工也乐意……”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的思想意识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个合力付诸行动

思想破冰,行动才能突破重围。

安乐街以“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的方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巾帼运动”“爱国卫生运动”“小手拉大手”等带动村民主动参与,形成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宜居家园建设的强大合力。无论是党员、群众,还是老人、孩子,“讲卫生、爱干净、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入心入脑,并付诸行动。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我们从村头走到村尾,东家出西家进,零距离感受安乐街的靓丽颜值:村庄绿树荫映,鸟语花香;道路干净,庭院整洁;村民精神抖擞,喜笑颜开……

坐在建档立卡贫困户施加祥干净整洁的院子里,闻着缅桂花的清香,赏着贴梗海棠花的鲜艳,品着主人自家的春茶,释放的是陶渊明“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悦情怀。施加祥说:“靠党的扶贫政策,我家已经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报党恩、谢政府,我家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听党话、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今天,我那残疾的妻子参加义务劳动修公路去了,我在家照顾83岁的母亲……”

“国家补助我家修房筑路,我自己也出点钱修这个路台护栏……”从修路现场匆匆赶回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孔雄上气不接下气地指着他家的入户道路护栏说。吴孔雄女儿在外,妻子也时常外出打工,他一个人独守一所四合院。院场干净靓丽,黄花红花竞相怒放;屋内窗明几净,物具摆放有序。这种家庭环境的营造根本不像是个男人的手笔。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街后小组组长罗朝明感怀地说:“安乐街人讲卫生爱干净的思想意识源远流长;公益活动齐心协力积厚流光。因为:出土文物验证,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旧街道青石条上的马蹄印见证,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的驿站;立在村中央的那株银桦树述说,这里曾经是漫湾镇的前身安乐公社驻地、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从我记事起,母亲天亮做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床铺、清扫室内院场。潜移默化,我家的兄弟姊妹就养成了讲卫生的习惯;全街住户亦是如此。说到不计得失齐心协力义务投工投劳,安乐街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佐证。2003年以来,安乐街先后争取项目资金治理了地质滑坡稳固了家园;修建了球场、活动室、会议室、卫生室;架通了自来水;修通了水泥路;实施了危旧房改造。总投资600多万元,村民义务投工累计高达2.1万个。”
一套机制行之有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广量大、长期而复杂。

为保障生态宜居家园建设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安乐街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以创建生态宜居美丽家园为抓手,制定和完善了一套长效机制,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早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机制是在2004年。为细化管理,提高意识,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建设文明村寨,安乐街制定了《分片管理责任到户的片组长负责制》,把安乐街的住户划分为6个片区,每个片区选举1名片组长,拟定了片组长的6大职责,其中之一便是“带领片区农户积极参与公共事业,搞好环境卫生”。

此后,相继出台了安乐街《垃圾处理和垃圾池管理规定》《各垃圾池使用农户和垃圾处理管理负责人职责》《党支部活动室卫生打扫制度》《进村公路村内公路排水防洪沟渠管理规定》《自来水管理办法》《用水收费维修管理规定》等。

《安乐街村规民约》:绿化村寨,改善环境,为建设美丽家园添砖加瓦;做好道路等公共设施的管护工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关心公共卫生,整洁家庭环境,注意个人卫生。

《垃圾处理和垃圾池管理规定》:农民群众上山下河从事各种农活、玩耍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如塑料制品、纸张及农事垃圾如农药瓶等,或者见到河沟、田地、林中工业垃圾,都必须带回统一投放在垃圾池里;每月15日、30日为垃圾处理日,农户义务投工清理垃圾池的垃圾和消毒,村集体负责垃圾运输处理。

《各垃圾池使用农户和垃圾处理管理负责人职责》:各农户的垃圾分类处理,枯枝落叶自行烧毁作农肥,工业垃圾能够回收的收集卖给废品站,不能回收的用编织袋收集并扎好袋口投放指定的垃圾池内。
……

为统一集中处理垃圾,安乐街修建了6个垃圾池,用大理石刻写《垃圾处理和垃圾池管理规定》镶嵌在垃圾池显眼处,并把垃圾投放的农户名单和垃圾处理管理负责人姓名张贴在《规定》旁边。农户按照系列管理规定、机制,严格遵循、执行。
 

乡村是中国的根,有美丽乡村,才有美丽中国。一种思想、一个合力、一套机制,安乐街党支部引领农民群众重拳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让一个曾经“落寞”的村庄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展现出乡村振兴的靓丽画卷。安乐街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荣誉接憧而来,先后被评为景东县十大最美村寨,县、市、省级文明单位。(李世华文/者吉中)

 

 

 

 

 

 

 

 

 

 

编辑:周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