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谋篇十四五 开局起好步丨德宏: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沿边开放民族团结进步

发布时间:2021-05-18 10:00:42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这首歌已传唱了数十载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美名

也随之广为传扬

芒市风光

5月13日至1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现场办公会,为德宏分析优势短板、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工作要求。

 

 

 
 

回望“十三五”——

省委、省政府肯定了德宏在脱贫攻坚、经济发展、沿边开放、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福祉、党的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展望“十四五”——

省委、省政府对德宏的期冀是: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参会干部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表示一定要筑牢屏障保安全,提振精神再出发,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建设得更安全、更美丽、更富饶。

 
 

芒市3.png

 

下面,一起来看云南日报、云报客户端省委省政府德宏现场办公会特别报道《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沿边开放民族团结进步》——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为全省做示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可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夯实基础——

2014年德宏州贫困发生率曾高达16%。

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当地1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成为全省较早实现脱贫的州(市)之一。因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德宏有基础也有条件走在全省前列。不过,其脱贫基础还需进一步打牢,应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切实抓好“一平台、三机制”,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出现规模性返贫。

建设热区现代农业基地,可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发动引擎——

德宏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优质的光热水土条件,是全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最有优势的地区之一。这里人均耕地是全省平均的1.7倍,且大部分是天然高标准农田;这里热带作物生产优势突出,种质资源多样,且跨境农业合作也已打下良好基础。

面对天赋好资源,德宏更需努力奋进,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采取“一二三行动”,发挥优势、拉长长板,不断做强粮食、蔬菜、蔗糖、蚕丝、咖啡等热区农产业。

德宏是全省优质稻米传统优势产区,接下来,应提高基地档次、大力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方式、延伸产业链后端,打造“滇西粮仓”。同时,德宏的“遮放贡米”完全有实力做成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拳头产品,打造为“中国最好吃的有机大米”。

冬季,我国绝大部分地方种植不出蔬菜,但德宏蔬菜可以正常生长,一定要把这份天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此,德宏应推进高品质冬春蔬菜基地规模化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绿色有机认证,推广小包装生产加工,并抓住滇沪协作机遇,让冬春蔬菜走进上海市场。

 

勐弄生态茶园

德宏是全省第二大蔗糖生产基地。要通过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推进“双高”甘蔗基地建设、发展壮大制糖龙头企业等举措,全链条重塑蔗糖产业,并研发高端蔗糖产品、饮料、休闲食品,让这一产业大力增值。

目前,德宏州需抓住“东桑西移”战略机遇期,加强基地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打造从种桑养蚕到生产终端产品的蚕丝绸全产业链,把德宏建设成滇西南最重要的优质原料茧和高品位茧丝绸加工出口基地。

德宏咖啡豆品质世界一流,但不具备大规模种植条件,只能通过建设精品咖啡生产基地、提升加工水平等方式,走高端精品路线。现在,咖啡市场由少数几家国际巨头垄断,德宏必须做出品牌和细分市场,才能让本地咖啡产业获取全产业链最大价值。

梁河县关璋村易地搬迁新村

全面推进乡村建设,可为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助力保障——

德宏州有50个乡镇、336个行政村,应编制好村庄建设规划,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让月光下的凤尾竹,在整齐、干净、美丽的村寨里婀娜摇曳。

 

 
打造沿边开放示范区
 

 

历史上,德宏就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要冲;

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等西南大后方“生命线”的出入口就在德宏。

 

如今——

德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是“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是周边外交的重要窗口,应当在开放发展上有更高标准和要求,先行先试、勇闯新路。

加快发展的前提是安全稳定

沿边开放的基础是边防稳固

德宏的机遇因边而生,但风险也因边而来,维护边境安全任重道远。要压实“五级书记抓边防”责任,抓紧完成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坚决筑牢边境安全屏障。

芒市国际口岸机场 德宏州委宣传部供图

中缅山水相连

合作大局不会改变

德宏州需提前谋划,以更大魄力、更宽视野,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沿边开放,努力把开放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访缅成果,积极建设面向印度洋的陆路枢纽,加快中缅瑞丽-木姐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推动边境贸易创新发展,形成边境贸易完整产业链。

 

德宏州自然条件良好、地文景观与生物景观丰富,具有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得天独厚。随着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快速推进、大瑞铁路即将开通,制约德宏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将得到极大改善。

德宏需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构建康养旅游度假产业体系,全域打造田园综合体,加快景区提档升级,建设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体验区,深化跨境旅游合作,打造一批产业要素齐全、产业链条完备、公共服务完善的综合性康养旅游目的地,努力成为国际知名的四季康养旅游胜地。同时,还要切实解决好存在的短板问题,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好绿水青山,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瑞丽市长尚腊边表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省州各级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以及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瑞丽的疫情得到了及时控制。下一步工作中,将大力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抓牢抓实疫情防控。同时还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继续全力打好对外开放这张牌,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为全州乃至全省的发展作出贡献。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德宏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7%

是云南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

各民族长期亲密融洽

有着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

 

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

做到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是德宏州在“十四五”以及

未来一个时期必须肩负起的光荣使命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首先就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讲好各族人民“不忘初心忠于党,牢记使命兴边疆”的生动故事。在具体实践中,要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及工作,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德宏有约54万群众抵边居住,迫切需要实施好新一轮兴边富民行动,加快沿边城镇带、边境小康村建设,把抵边村寨都建设成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让“美丽”成为抵边村寨的鲜明“底色”,确保边境地区群众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让为国守边成为干部群众最自豪、幸福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德宏州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进入新时代,德宏要跟上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好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都建设好、建设强,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努力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建设得更安全更美丽更富饶

 

中共德宏州委 德宏州人民政府

 

  5月13日至14日,省委书记阮成发、省长王予波率队到德宏开展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帮助德宏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准目标定位、厘清发展思路、确定实施路径,特别是帮助德宏明确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三个定位,让德宏干有力量、进有方向,全州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动力。

  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始终把疫情防控摆在首位,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坚决筑牢德宏千里边境安全屏障。

  聚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建好用好“一平台三机制”,接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打造热区现代农业基地的目标,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全链条重塑蔗糖产业、蚕丝绸产业和本地咖啡产业,建好“滇西粮仓”和高品质冬春蔬菜基地,把热区农业做优做强。坚持规划引领,实施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组织实施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全面推进乡村建设。

  聚力打造沿边开放示范区。大力推进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沿边开放,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访缅成果,积极建设面向印度洋的陆路枢纽,加快中缅瑞丽-木姐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快推动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更好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着力打造国际知名的四季康养旅游胜地和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体验区,全域打造田园综合体,实施一批康养旅游重点项目,努力把开放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聚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坚定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丰富和发展“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新时代内涵,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全力推进沿边城镇带和边境小康村建设,谱写好德宏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坚持把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作为德宏州的头等大事,压实“五级书记抓防疫”责任,加快补齐疫情防控的短板漏洞,完善边境管控措施,提升立体化防控水平,全面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筑牢祖国西南安全屏障。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德宏将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忠于党、牢记使命兴边疆,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努力把美丽德宏建设得更安全、更美丽、更富饶。

 
 

 

 
乡村振兴 边境线上的富裕村寨

 

初夏时节,走进陇川县中缅边境线上的陇把镇龙安村,清流迂回、绿树环绕,一幢幢景颇族特色民居格调统一、格外漂亮。

年过七旬的老人刘麻芝高兴地说,村庄美了,环境好了,来的人多了,家里开的农家乐生意相当不错。“家家住新居,处处是新房,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美。”龙安村党总支书记姚永留说,龙安村实施整族脱贫、精准脱贫,村民种桑养蚕、养鱼、种植砂糖橘和黑木耳等,加上发展乡村旅游,人均收入早已过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寨。

陇川县章凤镇芒岭村,是抵边村里典型的“一寨两国”,上、下芒岭分别属于中国和缅甸。“发展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建成竹编展示厅,打造美丽乡村党建示范点、边境特色旅游重点村寨等,村民人均年收入超万元。”芒岭村支书刀焕来说,村里引进企业建成“欢乐傣家”体验农庄,提供吃住、娱乐、种植养殖体验一条龙服务,村庄美了、人气聚集起来了、百姓富裕了,好日子来了。

连日来,记者走在陇川、芒市、盈江等山乡,美丽乡村一个连着一个,越是抵边村寨,越是美不胜收,原来贫困的景颇村寨、傣族山乡、阿昌族民居、德昂族旧宅处处呈现新面貌。

 

 

 
园区经济 打造丝纺全产业链

 

在陇川县工业园区云南凯喜雅丝纺园里,生产车间内机器转动,入口处的一块块布料经过机器的传导和工人的加工,变成了一件件成品,被打包运走。公司副总经理陈祝安说,公司还准备招聘1300多名工人加大产量。

 

陇川县勐约乡种桑养蚕

陈祝安介绍说,开展种桑养蚕、纺织、高端纺织品加工等,逐步打造成为一个集设计、研发、生产、品牌建设、营销等于一体的丝纺全产业链。“当前,公司准备在缅甸雷基开设工厂,走出国门,辐射南亚东南亚国家。”陈祝安说。

据了解,陇川采取“政府+龙头企业+工厂化小蚕共育基地+农户”运营模式,由企业承担蚕桑产业链中风险最高的育苗和销售环节,将风险最低的种桑养蚕交给农户,既保证了农户的利益,又保证了公司对优质原料的需求。

当前,陇川县已种植桑树6万余亩,将充分发挥“一县一业”优势,引进正信企业、山东淄博大染坊、浙江建德锦成等龙头企业,一个百亿级蚕桑丝绸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构筑起一条养蚕、缫丝、丝绸制造、印染加工、服装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立体防控 党政军警民齐抓共管

 

在芒市中山乡芒杏澡塘河村,值守人员利用树木高大有利于登高远望的优势,将值守点建设在树梢。“手持望远镜,可以看到边境数公里范围内的人员活动情况。执勤点建起没多久,就抓获了几名非法入境人员。”正在树上值守的中山乡小水井护边员分队长陈兴武说,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中山乡建起了多个“树梢执勤点”,执勤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筑牢了边境疫情防线。

在陇川县陇把镇中缅边境线上的守望亭,广播用缅语、中文等语言宣传疫情防控形势、政策,形成中缅边境村民共同携手防疫格局。推进电子围栏、报警器、人脸识别等防疫设施,统筹推进“智慧边境”建设。采取点线面结合、“守点”“巡线”“控面”无缝衔接、一线二线三线互补等举措,全力抓好防控工作。

当前,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整合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安、边管、边检、村组干部、民兵、护边员、边民等各方力量全面参与边境管控工作。

 

 

 

 

  • 云报客户端记者:唐薇 张寅 管毓树
  • 责编:黄芳
热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