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全文

【2018年典型经验材料一】走好“绿色”路打好“生态”牌 景东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2019-02-15 15:41:20

 

    景东县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70.73%,是全省唯一同时拥有无量山和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县,是首个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牌的“中国TEEB示范县”。但同时景东县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截止2018年11月,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255户66676人(已脱贫16075户56441人,未脱贫3180户10235人)。其中2018年实现6181户21049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45%。
 

    几年来,面对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压力,景东县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为指引,立足绿色生态这一最大的资源和优势,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靠山脱贫、生态致富,集中力量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助推景东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崛起”。
 

创新思路方法:特色化、立体式发展农业
 

 

    美得让人心醉、穷得让人心碎是景东的真实写照。为打破这一“窘境”,景东县委、县政府坚持靠山吃山,提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基本实现了贫困户“家家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脱贫门路”,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因地制宜谋篇布局。针对产业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且贫困群众大多集中在高寒山区的县情,县、乡、村三级联动通盘谋划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编制澜沧江流域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和无量山、哀牢山片区脱贫攻坚规划,制定全县48个深度贫困村和2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规划,完成3.5万余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户项目编制,编制了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和各年度实施计划,做到了规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及时出台《景东县推进产业扶贫形成长效机制实施意见》《景东县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实施方案》等“一意见、一清单、一办法、四方案”,从项目、政策、资金上保障规划实施。“十三五”期间,产业扶贫项目规划总投资将突破5亿元。
 

    围绕地势立体发展。景东县境内海拔高差2586米,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结合物种资源丰富、地理气候条件特殊的优势,景东县按照“坝区设施化、山区林果化、养殖小区化、城郊园艺化”规划布局,在无量山、哀牢山等山区发展林果、林药、林菜、林菌、林禽、林畜等林下产业,在川河坝、者干坝等河谷地区建设马铃薯、蔬菜、苗木、水产等农副产吕优质生产基地,着力构建以优质粮食、规模养殖、特色果蔬、生物医药种植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扶贫产业集群,确保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
 

    以点带面示范突破。大力实施绿色农业试验示范工程,以锦屏镇良种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黄草岭生态村为示范,加快推进一批以水果、养殖业、生物药业、茶叶、核桃、野生蔬菜等为重点有机农产品开发。实施生态系统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试验示范,在哀牢山、无量山保护区周边开展草果、重楼、半夏、白芨、滇黄精等药材试验示范种植3个示范点,全县生物药种植面积1.89万亩,投产1.4万亩,产值1.06亿元。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设果蔬示范园区350亩,水产示范园区680亩,花卉、畜牧实训基地50亩。实施水稻、玉米、小麦、冬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5片5万多亩,引进推广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新品种27个,试验示范小麦品种21个,马铃薯品种14个,良种推广面积达66万亩。
 

 

培育市场主体:“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经营农业
 

 

    激活产业发展主体内生动力是将扶贫效益发挥最大化的关键。景东县建立健全“一个重点产业、一个发展规划、一个县级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奖惩措施”的“五个一”服务机制,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让群众抱团发展,着力破解“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等难题。
 

    聚焦龙头引领。龙头企业对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景东县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力奥、恒东、佳浩等农业龙头企业,加速企业集群集聚发展,实现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品牌集中,推动产业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促进贫困户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升级。如,在核桃产业发展上,以力奥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林产品、泡核桃加工,生产“郝思嘉”牌核桃乳,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带动全县种植核桃59.2万亩,产值3亿元,覆盖全县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农户5.6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万户。以景东无量山普洱茶诚信联盟、佳浩等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茶叶、蚕桑等绿色产业。其中,7212户种植茶叶、2064户种植烤烟、1617户种植蚕桑、761户种植甘蔗、800户种植水果、9810户种植水晶豌豆、马铃薯等(冬农开发),16800户发展养殖。
 

    加快主体培育。景东县按照“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思路,大力实施“4+1”扶持政策(即: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的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给予人均1000元标准扶持,对发展得好的贫困农户给予人均1000元资金奖励),着力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分散的千家万户实现了抱团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设立1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撬动银行贷款1.09亿元,发放个人精准扶贫发展贷款5495户3.4亿元,经营实体扶贫再贷款475户1.1亿元。目前,全县民营企业1.5万户,市级扶持农业龙头企业7家,县级扶持龙头企业14家,种养大户332家,家庭农场8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45个、社员15293人,解决了1万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近务工和就业。如,景东清凉丙寅山毛脚乌骨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基地120亩、成员116人,成员遍布全县所有乡镇,2017年出栏毛脚乌骨鸡43万羽,实现销售收入3720万元,成员人均纯收入1.36万元,有效带动800多户贫困户发展乌骨鸡养殖;大街镇忠霖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发展模式,投资100万元,种植黄精140亩,带动26户贫困户脱贫。
 

    密织利益联结。景东县根据产业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程度等情况,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企业+村两委+合作社+贫困户”等形式,以订单、务工、股份为纽带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带动贫困户增加经营收入、工资收入、租赁收入。同时,引导经营实体明确财会管理、收益分配机制,管理人员收入、村级集体收入、滚动发展资金按当年利润的20%分配,入股贫困户按不少于当年利润的40%分红,确保贫困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如,大街镇塘坊村以村“两委”牵头成立景东县康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吸纳120余户贫困户入社,贫困户以养牛到户项目资金7920元/户入股,由合作社买牛并进行标准化、规范化集中饲养。目前,该合作社养殖肉牛430余头,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超过800元,126户贫困户实现了持续稳定收入。同时,养殖场需大量收购草料,既可促进者干河沿岸“烤烟+青玉米+马铃薯”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三种三收,又可带动周围贫困户通过开展秸杆加工利用、人工种草等模式养殖肉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利用,增加贫困户收入,并可实现塘坊村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
 

精心打造平台:“品牌+科技+电商+订单”营销农产品

 
 

    景东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有着很多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如何让农产品卖出好价钱,一直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景东县突出抓好品牌打造、科技运用、市场营销,让优质的农产品走出山门,远销全国,实现了从“种得好”走向“卖得好”。
 

    围绕特色打造品牌。景东县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目标,在全省首个完成县域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加强原产地保护和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深入实施“创新品种、创优品质、创响品牌”工程,倾力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农业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2017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景东核桃排名119位、品牌价值3.29亿元,景东晚熟芒果排名142位、品牌价值0.65亿元。成功推出“阿老贵”“大无量”“银生”“无量”“彝乡老仓”“锅瓦山”“华腾”等茶叶品牌系列产品,无量山乌骨鸡、景东黑山羊、无量山火腿等绿色健康食品广受消费者青睐。如,在无量山乌骨鸡品牌打造上,发布《景东无量山乌骨鸡养殖综合技术规范》,注重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每两年举办一次景东无量山乌骨鸡鸡王大赛,邀请省内乃至全国行业专家进行评判,掀起寻鸡、赏鸡、评鸡、品鸡的高潮,达到宣传和推广的目的。
 

    依托科技创新发展。扎实推进景东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编制,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加快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拓展与浙江大学、上海金山区的合作领域,着力发挥专家团队在科技创新、项目推介等方面作用,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如,依托浙江大学团队,构建“专家+技术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保护区发展绿色经济的新途径。在哀牢山徐家坝建立浙江大学景东野生菌“研发中心”“资源开发首席专家工作室”和“监测站”,建立徐家坝野生菌实验室与浙江大学食用菌研究中心的远程互动系统,实现远程实时互动。目前,成功完成组织分离赤灵芝、紫灵芝、红菇、香菇、景东小香菌、黑木耳等25 种食药用菌,完成景东小香菌、赤灵芝、裂褶菌等野生菌的组织分离培养、菌丝培养、栽培出菇实验,正在开展马勃、水木耳、香庆王、大红菇等野生菌的栽培出菇、人工促繁实验。探索“大学+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文井镇新会村、中所村等村组建立生态灵芝基地,面积56亩,每年灵芝子实体产量达500kg/亩,灵芝孢子粉产量达400kg/亩,亩产值按原材料计算达3.33万元/亩,按深加工产品计算达16.67万元/亩,预计实现产值450万元、利润250万元,有效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发展产业。并成功注册“无量菇嫂”“雪禾银生”2个县域公共品牌,为开拓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多措并举拓宽销路。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实施订单农业,以订单农业发展晚熟芒果、蔬菜、水晶豌豆、苗木栽培等特色产业,实施冬农开发23万亩,实现产值7.66亿元。另一方面,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产业支撑、品牌带动”原则,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把农村电商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提质增效的新引擎和推进精准脱贫的新载体。目前,建成1个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13个乡镇农村电商服务站、39个村级服务点,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资源共享平台,打通了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让农村千姿百态的优质农产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序对接。依托淘宝、普洱优购、微信商城(无量呼吸)等电商平台,在线上销售纸皮核桃、核桃油、核桃仁、茶叶、晚熟芒果、红枣夹核桃、蜂蜜、鸡枞油、红菇、火腿、干巴、中药材等40余种景东土特产品。如,苏宁易购在景东成立电商扶贫实训店,依托O2O智慧零售的优势,培养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进一步激活农村电商的潜力,助力电商扶贫。
 

    数据让人欣喜,成果催人奋进。如今的景东正以产业扶贫为契机,全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让不断升温的绿色产业成为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