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2014年文龙镇人代会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4-05-31 17:30:46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文龙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2014年2月13日)
代理镇长  杨春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文龙镇一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人员提出建议和意见。

 

2013 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是我镇发展极具挑战、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县委、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弘扬“尚德崇文、和谐包容、敢为人先”的景东精神,按照“巩固粮食产业,做强畜牧产业,做大烤烟产业,优化蚕桑产业,提升林果及茶产业”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生态立镇、农业富镇、科教兴镇”战略,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起赶超,圆满完成了乡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全力以赴抓经济,农民收入上了新台阶。

   2013年,我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着力提高全镇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8368万元,比2012年的14934万元增加3434万元,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434元,比2012年的6012元增加1422元,增长23.6%。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2560万元,比2012年的10108万元增加2452万元,增长24.3%,各项贷款余额5700万元,比2012年的5364万元增加336万元,增长6.3%。人均有粮343公斤。

   ——千方百计促增收,产业发展有了新突破。

   抓住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主线,面对干旱、雨雪冰冻天气及旱涝急转等严峻考验,及时优化产业布局,各项产业在调整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得到优化。
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着力推广优良品种,加大科技应用,狠抓高产创建,2013年粮食种植面积49230亩,产量10986吨,产值2746.5万元。

   畜牧产业稳步发展。坚持市场引导与政策扶持相结合,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现代养殖为抓手,保持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全年大牲畜存栏7280头,出栏1458头;生猪存栏24796头,出栏13815头;羊存栏5706只,出栏4746只;家禽存栏99270羽,出栏93357羽。畜牧业产值达4216万元,比2012年3302万元增加914万元,增长27.7%。

   烤烟产业再创新高。2013年,全镇有10个村109个组1892户农户种植烤烟,种植面积15550亩,收购烟叶38875担,烟农收入达5184万元,突破了5000万元大关,比2012年4687万元增加497万元,增长10.6%。完成立式小烤房建设235座,卧式烤房一群10座,烟区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林果产业巩固发展。2013年新植泡核桃2000亩,全镇泡核桃种植面积达43870亩,核桃产量450吨,产值1260万元;松脂产量800吨,产值96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达2669万元,比2012年2360万元增加309万元,增长13.1%。

   茶叶产业全面提升。加强生态茶园管理,补植遮阴树26430株;完成义昌、三岔河、勐涝3个村生态茶园建设考核验收和辖区内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园登记;2013年全镇茶叶种植面积24056亩,产量760吨,茶农收入达912万元,比2012年的600万元增加312万元,增长52%。

   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全镇2个村21个组233户农户种桑养蚕,现有桑园面积889亩,全年养蚕1633张,鲜茧产量60.3吨,桑农收入达224.4万元,比2012年175万元增加49.4万元,增长28%。

   冬农开发成效明显。以冬大豆、冬早青蚕豆、水晶豌豆、马铃薯、冬蔬菜等作物为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冬季农业开发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新亮点。2013年完成水晶豌豆、马铃薯、烟后玉米等冬季农作物种植13167亩。

   ——扎扎实实搞建设,镇村面貌有了新改观。

   集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完成了小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并通过评审,进一步修改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集镇管理,聘用1名垃圾清运人员和2名集镇卫生管理人员,对集镇街道进行清扫、管理;组织开展街道整治提升为重点的综合整治活动,完成了集镇路面标识,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村容村貌和交通秩序整治,提升集镇整体文明形象。

   农村用电质量得到提高。投资950.44万元,完成会良河、瓦伟、下瓦伟、青龙4个村32个小组21个台变的农网改造工程,实现了农网改造全覆盖,农村用电质量得到提高,用电安全得到保障。

   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投资60.33万元完成会良河、文录2个村5个小组人畜饮水工程;投资18.21万元,完成中山、瓦伟、下瓦伟三村办学点饮水工程,解决了三村小学200余人及周边18户农户81人的饮水问题;投资100万元完成250口“爱心水窖”建设;投资530万元完成义昌烟区水利配套工程;投资117万元,完成2013年烟区561口15立方米水窖建设;完成了下瓦伟村饮水安全工程测设规划工作。

   交通条件有了较大改观。有序推进投资624万元的瓦伟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投资近20万元对全镇9条113.847公里镇村、村组道路进行修缮,保证全镇道路通畅。

   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中山村生态移民建设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三岔河邱家,中山龙潭口、上村,龙街李家,瓦伟哨房、程家4个村6个小组的扶贫重点村项目正在实施;青龙村整村推进和勐涝村小村组2个村6个小组的扶贫重点村项目及8户扶贫安居工程顺利推进;完成了5户扶贫安居和300户拆除重建项目工程;瓦伟、龙街、青龙、文录、三岔河5个村8个小组9户农户的滑坡点群众搬迁安置项目建设已基本完工;文录、三岔河、瓦伟、青龙4个村5个“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全力配合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做好投资4.67亿元的青龙水库建设,配合做好亚热带植物园建设、亚热带丛林漂流项目建设及过境二级路项目建设前期相关工作。

   ——真心实意惠民生,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资445万元,完成中山、瓦伟、下瓦伟三村学校合并迁建和帮迈村小学学生餐厅建设;投资350余万元的镇中心完小学生宿舍楼建设顺利推进;完成辖区内中小学代课教师和原民办教师身份、教龄审核上报工作,兑现补助资金160余万元;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小学各年级文化水平测试均名列全县前茅。

   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完成2100户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积极组织参与火把节三弦弹奏比赛;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由专人定期到各村开展免费电影放映,全年放映144场次,参与人数1万余人次,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全面推进卫生事业。2013年全镇新农合参合人数16562人,参合率95.4%,全年享受门诊补助38448人次,住院补助2544人次,兑现补偿资金524万元;圆满完成2014年新农合参合缴费工作,完成参合16702人,参合率95.68%。

   扎实开展计生工作。加强政策宣传,转变群众生育观念,年内无违法多孩生育情况发生,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以内;兑付独生子女户奖补资金及三术补助39万元。

   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全年发放城乡低保、定补、医疗补助、灾情救助、孤儿、老龄补助共432万元;抓好新农保参保缴费工作,完成参保缴费10568人,发放养老金150万元,丧葬费2.7万元;及时兑付综合直补、公益林等惠农补助资金373万元;发放无息贷款538万元,扶贫贴息贷款300万元。

   顺利推进各项改革。圆满完成第五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为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强对镇为民服务中心和各村为民服务站的管理,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真正方便群众办事;完成了全镇320人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工作;完成农转城607人;顺利完成撤乡设镇,揭开文龙发展的新篇章,迎来文龙发展新机遇。

   保持社会平安和谐。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加强日常管控,强化源头防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总体形势较好。更加重视社会稳定,建立了为民服务中心、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中心和综治维稳中心,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认真落实领导大接访、大下访制度,社情民意能够及时掌握,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调处和化解。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各民族团结和谐、共同繁荣进步。

   其它工作统筹发展。完成12个村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电子显示屏的安装并投入使用;稳步推进标准化财政所建设。完成了三岔河村邱家组蔬菜基地建设;统计、武装、信访、禁毒、防艾工作得到加强;妇女儿童、工会、青年、残疾、老龄老干、科技、邮政、通信、金融保险等社会事业有序推进。

   ——不折不扣强作风,自身建设有了新形象。

   全面提升干部素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健全优质、便民、高效的服务机制,扎实开展“深化建设年”活动,不断提升行政效能。

   服务效能逐步提高。坚持勤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为民服务中心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公共服务水平,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民,树立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廉政建设持续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规范日常接待,建立了简餐食堂,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积极打造阳光政府。强化村级财务管理,维护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依法治镇深入推进。大力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全力提升群众法制意识;认真执行镇人大各项决议、决定,主动接受镇人大代表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件;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完善了联村联片工作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树立了勤政、务实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县委、政府和镇党委的科学决策、坚强领导;靠的是镇人大的有力监督、鼎力支持;靠的是全镇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靠的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全心投入。成绩汇集着群众的智慧,硕果凝聚着群众的心血!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文龙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代表、全镇人民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镇域经济总量小,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渠道亟待拓宽;二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三是国家一些扶贫性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没有土地林地等补偿的相关政策,实施起来难度大,易引发矛盾纠纷;四是农村低保等一些惠农政策,由于实施的对象和范围比较宽泛,落实起来难度较大;五是部分镇村干部的适应力、执行力、自控力、突破力还有差距,作风建设、政府自身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2014年工作计划


    2014年是镇第一届人民政府履职担责、推动发展的开局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我镇扩总量、增后劲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中山生态移民试点工程以及青龙水库、亚热带植物园等重大工程的实施,文龙的区位优势越发凸显,为文龙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镇上下一定要紧紧围绕生态立镇、农业富镇、科教兴镇”的战略,抢抓机遇、求实创新、奋力拼搏,把文龙的各项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014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20.5%,达221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达8921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实现以上发展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优化布局抓产业

   围绕县委、政府“4+1”工程目标任务,按照粮食巩固年、烤烟提质年、核桃突破年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加快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步伐。巩固粮烟畜发展地位,加快茶叶、林果产业的发展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现代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一要巩固粮食产业发展。巩固粮食种植面积,加大冬农开发力度,粮食产量达11000吨;二要实现烤烟提质增效。继续巩固烟叶生产的支柱地位,把烟叶生产提质增效摆在促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位置抓紧抓好,完成30000担烟叶生产任务,实现烟农收入4050万元;三要加速核桃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坡地、山地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泡核桃新植工作,加大现有核桃的管护力度,加强核桃集约化经营管理,产值突破2000万元;四要发展壮大畜牧产业。辐射发展壮大规模养殖户,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和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加强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增强畜牧产业发展后劲,促进畜牧业产值持续增长,实现畜牧产值4500万元;五要加快茶叶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和管理,做好中低产茶园改造,规范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农资市场,完成茶产量770吨,实现茶农收入950万元以上;六要优化提升蚕桑产业。加强现有桑园管理,强化管桑养蚕的科技培训,完成蚕茧产量52吨,产值200万元;七要做好后续产业培育。积极探索林下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

   ——夯实基础抓项目

   按照编制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的要求,认真做好基础设施项目前期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管工作。要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一是高度重视青龙水库、亚热带植物园项目建设,积极做好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工作;二是全面完成集镇规划,认真
做好现代农业特色小镇规划前期项目的争取列项和项目实施准备工作,完成集镇街道美化、亮化的提升改造;三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下瓦伟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190口爱心水窖、210口烟区水窖建设任务;四是全面完成中山村生态移民试点工程建设;五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瓦伟、会良河、青龙3个村建制村通畅工程;六是完成青龙村5个小组、勐涝村小村组和文录村张家组的扶贫重点村项目和8户扶贫安居工程建设;七是完成镇标准化财政所和中心完小学生宿舍楼建设,争取实施瓦伟、中山、下瓦伟三村办学点教师周转房项目建设;八是完成文录村小文代组人畜饮水、三岔河村新抗组道路硬化、瓦伟村李家组机耕路、青龙村冷远迤组平板桥、刘家、杨家组道路硬化4个村5个“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九是全面完成90户危旧房拆除重建项目;十是完成帮迈茶庄园建设。

   ——重视民生抓落实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不断加大投入,让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是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四是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切实加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监管力度;五是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妥善解决“五保户”和特困户的生活困难问题,深入开展扶贫济困和“送温暖”活动,切实做好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六是做好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七是加大“农转城”工作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八是推进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九是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开展双拥活动;十是积极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作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继续加强新形势下的民族团结和民族宗教工作,关心支持残疾人和老龄人事业,有序推进科技、统计、信访、禁毒防艾等工作,大力支持金融、保险、邮政、通信、电力、工商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创新管理抓稳定

   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抓好“六五”普法工作,扎实开展“平安文龙”创建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公安、司法综治维稳职能,抓好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把流动人口、社会闲散人员、留守儿童、刑释解教人员和矫正对象作为管理重点,落实管控责任。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信访渠道,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和化解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管理抓效能

   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切实改进作风,认真抓好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决策力。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民主集中等制度,提高行政质量和决策水平。全面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机关公务人员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积极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努力使政府决策顺民心、合民意。

   二是提质提速,增强政府执行力。切实把抓落实摆在政府工作首位,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只争朝夕的精神,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推进工作落实。

   三是勤政廉政,增强政府公信力。坚持以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为己任,做到凡是政府集体决定的事项,凡是对群众做出的承诺,都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对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大监管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树立政府机关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一万八千多文龙人民的共同期盼,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今天的文龙,天时、地利、人和;心齐、气顺、劲足,让我们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乘势而上,真抓实干,为建设和谐幸福新文龙而努力奋斗!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文龙乡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2013年1月19日)
乡 长  罗煜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文龙乡十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人员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文龙乡十届人民政府在县委、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的监督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攻坚克难,大力弘扬 “尚德崇文、和谐包容、敢为人先”的景东精神,确立了“巩固粮食产业,做强畜牧产业,做大烤烟产业,优化蚕桑产业,提升林果业及茶产业”的发展思路,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效能运作,全面实施生态立乡、农业富乡、科教兴乡战略,始终把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作为主要任务,集全民之智谋发展,凝全民之心思发展,举全民之力抓发展,全面完成了乡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过去的五年,是文龙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2012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4933.57万元,比2007年的5440万元增9493.57万元,增长174%,年均递增2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02元,比2007年的1993元增4109元,增长206%,年均递增25%;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0108万元,比2007年的2569万元增7539万元,增长293%,年均递增31.5%,各项贷款余额5364万元,比2007年的1242万元增4122万元,增长332%,年均递增34%;粮食总产量9485吨,人均有粮335公斤;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项产业健康发展

   五年来,乡人民政府始终把“谋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作为己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据各村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帮助人民群众增收致富。

   粮食产量稳中有增。着力推广优良品种,加大粮食生产工作力度,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增。2012年粮食播种面积41387亩,产量9485吨,实现产值2371万元。

   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加强疫病防治和品种改良,按照“专业户带动千家万户”的发展模式,打建“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畜牧业呈平稳发展态势。2012年大牲畜出栏1060头,生猪出栏11820头,家禽出栏6.93万羽,畜牧业产值达3302万元,比2007年的908万元增2394万元,增长264%,年均递增29.4%。

   烤烟产业再创佳绩。以“优化布局、稳定规模、加强基础、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

   五年来投入资金715万元,完成了烟叶站改扩建工程和瓦伟河口固定性育苗基地建设,新建了767间普通小烤房和35群180间卧式密集型烤房;严格执行“双控”政策,坚持合同种植,合同收购;全面落实“深耕高翻高起垄、高茎壮苗移栽、适时揭膜促管理、适时封顶留足叶片”四项主要适用技术;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奖励措施。2012年,全乡10个村109个小组1842户种植烤烟,种植面积15600亩,生产任务为39000担,实际收购烟叶40035担,实现烟农收入4687万元,比2007年的1365万元增3322万元,增长243%,年均递增27.9%。

   林果产业全面提升。通过多年的培植发展,全乡现有泡核桃面积3.6万亩,2012年核桃产量380吨,产值1330万元;松脂产量798吨,产值957万元;木瓜、板栗等其它林果业收入逐年增加。2012年林果业总产值达2360万元,比2007年的709万元增1651万元,增长233%,年均递增27.1%。

   茶叶产业巩固发展。以生态茶园建设为抓手,引导广大茶农少施肥、少用药,走生态发展之路。2012年种植遮荫树152500株,完成了23200亩生态茶园建设任务,茶叶产量530吨,茶农收入达600万元。

   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按照规模连片种植的理念,围绕“千亩村、百亩组、万元户”的发展目标,以帮迈村为重点,着力在加强桑园管理和提高养蚕技术上下功夫,在稳定种养殖规模的前提下,增加了收入,提高了效益。全乡现有桑园面积968亩,2012年全乡有4个村23个小组239户农户种桑养蚕,共养蚕1417张,鲜茧产量52吨,实现桑农收入175万元,比2007年的57万元增118万元,增长207%,年均递增25.1%。

   冬农开发效益良好。以冬大豆、冬早青蚕豌豆、马铃薯、冬蔬菜等作物为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几年的探索发展,目前冬季农业开发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新亮点。2012年全乡冬季农作物种植面积12600亩,实现产值835万元。

   (三)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乡人民政府始终围绕国家投资政策导向,把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抢抓机遇,积极做好项目的申报和实施。五年来,累计争取项目资金近1亿元,实施了大批农田水利、教育、卫生、文化、电力、道路交通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交通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群众出行更加顺畅。投入资金513万元,完成了帮崴、帮迈、勐涝、义昌、瓦罐窑5个村46.27公里的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建设;投入资金120万元,完成了南景公路、会良河公路、瓦罐窑公路大中修工程;投入资金85万元,新建了仙人洞大桥、义昌小南勺、大村石拱桥、龙街村牛筋木湾钢绳桥;投入资金10万余元对三岔河张家吊桥、龙街老街吊桥进行了修复;完成了乡级农村客运站建设;五年来共投入资金80余万元对辖区内9条106公里的乡村、村组道路进行了修缮,保证了雨季道路通畅,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

   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用电质量得到提高。投入资金3013万元,完成了9个村53个台变的农网改造项目建设和部分村组的10千伏支线改造;投入资金1427万元,完成了集镇35千伏输变电站建设。通过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农村用电质量得到提高,用电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生产条件逐年改善。投入资金495万元,实施了12个村84个村民小组的饮水安全工程和集镇饮水项目建设,解决了2353户9521人和4613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投入资金220万元,完成了6个村新增农资综合动态调整资金项目旱地水浇管池工程、农灌沟渠三面光衬砌工程;投入资金486万元完成了9个村重点县项目工程建设,建成蓄水池220个,小水窖322口,三面光沟20.5公里;投入资金321.87万元完成5个村25个小组的烟区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了“十二五”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五小水利项目、桥头堡重点项目规划及龙街集镇、三岔河集镇供水工程项目勘测与规划。

   各项惠民工程稳步实施,人居环境明显改观。五年来,投入项目资金360万元,实施了12个村24个小组的扶贫重点组、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505万元,争取实施了防震加固450户、危旧房拆除重建415户;投入324万元财政奖补资金,实施了12个村62个村民小组 “一事一议”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群众的住房更加安全、生活更加舒心。

   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公共设施更加齐备。投入资金450万元,完成了龙街农贸市场建设并投入使用;投入资金30万元,实施了龙街、文录、三岔河生态村建设;投入资金25万元,完成了集镇垃圾处理场建设,配备了垃圾清运车辆,聘请了垃圾清运人员,集镇卫生管理进一步规范;投入资金10万余元,完善了集镇农贸市场和街路面标识等相关设施建设;扎实做好中山村生态移民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公益性公墓一期工程建设。

   全力以赴配合县级部门,重点工程有序推进。积极配合做好投资4.67亿元的青龙水库建设、投资8.3亿元的亚热带植物园建设和投资250万元的亚热带丛林漂流项目建设;配合做好过境二级路项目建设前期相关工作。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

   办学水平全面提升。五年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优化校点布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投入资金830万元,新建了中心完小教学楼、中心完小周转房,乡中学教学实验楼、学生宿舍、学生餐厅、厕所,文录完小周转房、学生宿舍,帮迈完小学生宿舍;投入资金420万元,完成了中山、瓦伟、下瓦伟三村小学合并迁建;累计排除中小学D级危房8274平方米;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推行校长公选和教师竞聘上岗制度;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小学各年级文化水平测试均名列全县前茅。

   文体事业快速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成农家书屋12个,配备各类书籍42000册;全乡12个村均配备了电脑,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完成了会良河村“七彩云南”全民健身项目建设;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3258户农户安装了卫星直播设备;投入资金203.92万元,完成了6个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投入资金65万元,完成了乡文化站综合楼建设;组织开展了第四、第五届青龙杯农民运动会,参加了首届景东国际无量山狂欢节各种活动。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得到充实,精神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卫生事业不断加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充实,硬件设施不断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加强,五年来享受门诊补助136097人次,享受住院补助6695人次,累计减免医疗费用1152万元,有效避免了人民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等问题。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16382人,参合率达95%。

   计生工作整体平稳。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积极开展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服务和出生缺陷干预工作。五年来兑现 “奖优免补”资金及独生子女保健费共109.6万元。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人口素质逐年提高。

   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全面落实低保、五保、优抚、社会保障等补助政策,特殊和困难人群生活得到有力保障。2012年全乡共有92人享受城镇低保,2508人享受农村低保。五年来共发放城乡低保、定补、医疗补助、救灾救助等资金600.2万元;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五年来共兑付综合直补、家电下乡、公益林等惠农补助资金1256万元,发放贴息贷款545万元;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全乡参保8418人,享受补助1964人,发放补助资金211万元。

   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完成了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建成了乡为民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12个村级为民服务站、159个村民小组为民服务代办点,实现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构建了乡村组一体化的为民服务体系;完成了2885户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成了3245户127035亩草原家庭承包工作;完成农转城651人;完成了5928人的农村贫困户识别登记工作;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发证工作。

   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建立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机构,初步形成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电力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加大安全生产排查力度,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启动“六五”普法工作;大力推行“三五”群众工作法,建立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机制,做到大事不出乡,小事不出村组,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其它工作同步推进。全面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工会、统计、武装、信访、禁毒防艾、民族宗教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青年、残疾、老龄老干、科技、邮政、通信、金融保险等社会事业有序推进。

   (五)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案;全面落实政务公开,机关效能建设得到加强,诚信、高效、公开、透明的阳光服务型政府逐步形成;通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抓落实” 和“四群”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机关干部职工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服务意识,沉下心思、放下架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心实意为民办事,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全乡上下同舟共济,攻坚克难,经受住了多方面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本届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在县委、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乡各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团结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全乡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乡十届人民政府,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文龙经济社会发展的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县、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不竭的精神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探索出加快文龙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只有坚持用战略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只有坚定不移地依靠群众,才能凝聚人心、汇集力量,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动力不足、发展速度不快、发展活力不强仍是文龙实现跨越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乡域经济总量小,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支柱产业培植不强,群众增收致富路子不多;二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三是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于没有土地林地等补偿的相关政策,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四是实施农村低保等一些惠农政策,难以平衡;五是执政能力、执政水平还有待提高。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深入分析研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抓住普洱市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和景东两山经济带建设机遇,围绕“4+1”工程目标任务,以发展产业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文龙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到2017年,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建议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2042万元,年均递增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343元,年均递增23.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森林覆盖率达72%。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抓好产业发展

   我们将根据文龙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科技为支撑,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巩固提升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粮食产业。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实现粮食产量稳中有增,不断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的粮食品种,加大冬季农业开发力度。到2017年,粮食总产量达9600吨,人均有粮330公斤,实现总产值5000万元。

   畜牧产业。积极争取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出栏率,到2017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6000万元。

   烤烟产业。加大烟区水利和道路建设投入力度,提高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入。到2017年争取完成烟叶生产任务50000担,实现烟农收入1亿元以上。

   林果业。进一步加大培植力度,到2017年全乡泡核桃种植面积突破40000亩,产值达6650万元;其它林产品产值达4000万元。实现林果业总产值10650万元。

   茶产业。加大生态茶园建设和中低产茶园改造力度,不断提高管护质量和水平,全面打造绿色生态品牌。到2017年,实现茶叶产值3000万元。

   蚕桑产业。稳定桑园种植面积,加强桑园管理,提高养殖技术。到2017年蚕茧产量达56吨,实现产值200万元以上。

   其它产业。到2017年末,力争实现第二、三产业产值5000万元以上。

   (二)努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统筹规划,以交通、水利、能源等为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发展条件,夯实发展后劲。一是争取实施瓦伟河口至浪滩河三级公路建设,配合做好安普二级路文龙段建设;二是争取实施瓦伟、义昌、会良河、瓦罐窑、勐涝、帮崴六条乡村道路硬化建设;三是继续配合做好青龙水库和亚热带植物园项目建设;四是抓好生态村建设和集镇规划建设工作;五是全面完成全乡农网改造和安全饮水项目建设,争取达到全覆盖。

   (三)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

   今后五年,正值文龙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以稳定发展为大局,切实负起“保稳定、保民生、促发展”的责任,进一步提高服务文龙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四)全面助推社会事业发展

   把发展社会事业放在突出位置,逐步完善民政救济、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抓好能源建设,太阳能使用率达70%以上,人民生活指数逐年提高。

   (五)竭心尽力改善人民生活

   以实施民生工程为抓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更加快速、基础设施更加夯实、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民主法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各民族更加团结和睦”的目标。

   三、2013年主要工作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按照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正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8368万元,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431元,增长23.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按照县委、政府“4+1”工程目标任务,结合文龙实际,全面优化产业布局。继续巩固粮食产业,加大冬农开发力度,粮食产量达9500吨;做强畜牧产业,产值达3500万元;做大烤烟产业,完成39000担烟叶生产任务,实现烟农收入5400万元;优化蚕桑产业,蚕茧产量达50吨,产值175万元;提升林果及茶产业,泡核桃产值突破2000万元,茶农收入达930万元。

   (二)抓基础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抓好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一是全面完成集镇规划,启动相关工作;二是完成投资496万元的义昌村烟区水利工程建设;三是完成390口小水窖建设;四是投资950.44万元,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扫尾工作;五是争取实施瓦伟村乡村道路硬化建设;六是完成中小学学生餐厅建设,争取启动中心完小宿舍楼、幼儿园、文录完小食堂建设;七是完成乡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和财政所办公楼建设;八是完成6个 “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项目建设;九是完成130户危旧房拆除重建;十是完成投资852.88万元的中山村生态移民项目建设;十一是继续配合做好青龙水库、亚热带植物园建设。

   (三)抓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

   推进“六五”普法和平安创建工作;继续抓好综治维稳、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生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等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抓好第五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四)抓社会事业,造福人民群众

   全力抓好文化、教育、民政、卫生计生等工作。扎实推进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抓好农村低保、新农保、综合直补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认真做好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和服务工作,做好新农合相关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五)抓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效能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打造亲民爱民政府。牢固树立“大民生”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切实抓好民生工作。坚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有效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廉政准则为标尺,打造勤政廉洁政府。按照“两个务必”和《廉政准则》有关要求,以身作则,做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表率,做无私奉献、勤政廉政的模范;认真落实党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和云南省落实“八项规定”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的目标已经确定,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宏伟的蓝图召唤我们,崇高的使命激励我们,让我们在县委、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目标不动摇,抢抓机遇不懈怠,奋发有为不停步,团结拼搏,攻坚克难,为实现文龙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