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群众路线】至亲乡音——景东县委宣传部开展“三同”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14-04-01 16:16:57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至亲乡音——景东县委宣传部开展三同活动侧记李世华 文/图体验劳动采摘春芽查看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落实情况乡音是故土的母语。我们在乡音中...

至亲乡音

——景东县委宣传部开展“三同”活动侧记

李世华  文/图




体验劳动采摘春芽



查看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落实情况

 

乡音是故土的母语。我们在乡音中启蒙,在乡音中成长。无论你是高官还是庶民,乡音不离不弃;无论你是富甲天下还是家徒四壁,乡音不嫌不厌。乡音,是我们最能表达情感的载体。至亲莫过于乡音,至爱莫过于乡情。

——题记


 

阳春三月,春梢竞发,生机怏然。
 

漫湾镇温竹村生态茶园,肥嫩的春尖,绿光绽放,香气鲜灵。一群既特别而又普通的人肩挂竹萝走进茶园,与当地农民融为一体。他们灵活快捷采摘春芽,欢声笑语取替了往日的孤寂。
 

“县上领导来帮我家采茶,感激不尽。”茶园的主人梁怀英说,“今年雨水好,春茶发得早,价格也高。可是,平日单我一个人摘茶,忙不赢疯长的茶芽,好多鲜嫩嫩的芽尖都放老了,就要到手的钱也白白流走了……”
 

3月20日至22日,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夏萍带领县委宣传部党员干部深入挂钩扶贫村漫湾镇温竹村开展体验式听取意见建议活动,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身体力行“接地气”,聆听乡音,带头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题。
 


 

漫湾镇温竹村地处无量山腹地,海拔1600—2200米。距离景东县城110公里。全村19个村民小组491户1922人。农民群众以核桃、蚕桑、生态茶产业作为经济支柱,生活温饱有余。
 

按照县委调配,2011年,景东县委宣传部扶贫点从大朝山东镇调到漫湾镇温竹村。期间,县委宣传部在派出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驻村指导工作的同时,领导和干部职工把温竹村当作自己的家,经常到村调研指导,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帮助温竹村大干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村组文化活动场地、村完小做好校园活动场地建设,发展核桃、蚕桑、茶叶、无量山乌骨鸡等绿色产业,组建农民文艺队伍,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同时教育引导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勤劳致富。三年倾力帮扶,温竹村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农村处处呈现打基础、抓产业、建家园、兴文化的新景象。
 

三年间,县委宣传部干部职工与温竹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干部职工把温竹村当作自己的家,农民群众把干部职工当作自家的亲人。
 

亲人见面,无话不谈。
 

3月21日下午,县委宣传部领导班子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在温竹村活动室举行。
 

“今天,我们来主要是听取意见建议,希望大家真心帮助我们,诚恳提出意见建议。”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映华的开场白,给座谈会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在村支部书记陈在彪介绍村情及组织建设、安全维稳、民族团结、建设发展等情况之后,村“两委”成员和群众代表纷纷发言,畅谈了各自的想法和工作困难。
 

“杨家组的村头土路太难走,希望支持点资金,帮助修整一下路面。”
 

“在县委宣传部的支持指导下,温竹村成立了农民文艺演出队,涌现出了阿朵、罗兴胜等民间艺人。但是,没有活动经费,文艺活动较难开展,希望县委宣传部给予部分资金支持。”
 

“近几年,我们村的核桃树都长大了,粮食作物无地可种,请县委宣传部帮助探索适合温竹村林下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
 

座谈会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意见中肯。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们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更好地帮扶温竹村建设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亲人相聚,言犹未尽。晚饭后,群众代表仍不肯离去,他们与村干部一道围坐在县委宣传部领导们的身边拉家常、谈理想、话发展,像滚滚澜沧江,滔滔不尽。
 

高山的夜幕来得缓慢,去得迅速。
 

记忆明暗规律的鸡脑松果腺感觉到了越过头盖骨上的光波,农家公鸡拍打翅膀,准时唱响拂晓之歌。
 

抬腕看表,时针指向凌晨。夏萍等领导与乡亲们亲切的交流仍在继续……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不走入基层就听不到民声。这些民声将让县委宣传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实、更细、更惠及民生。
 


 

次日早晨,县委宣传部“三同”活动组一行10人分成两个劳动小组,分别到垭口、慢壮小组帮助陈世良、梁怀英家采摘春茶,亲身体验农民群众生产劳动的艰辛。
 

他们背着竹萝,走进茶园,拜群众为师,认真学习春茶“一芽二叶”的采摘技术。从生疏到熟练只是一瞬间。夏萍、魏启勇、李映华、卢绍科、周德翰、李顺堂、王桂等灵活快捷采摘肥嫩的春尖,身上的竹篮满篮春色,流光溢彩……
 

在慢壮小组敖常忠家吃过午饭,县委宣传部“三同”活动组一行人又顶着烈日,实地查看慢壮小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落实情况。
 

漫湾镇党委书记胥劲梅汇报说:“漫湾镇温竹村慢壮小组有农户44户176人;核桃、茶叶、蚕桑、畜牧是该村的经济支柱产业,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走在全镇前列。2013年,该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今年2月,镇党委政府已经向上申报了慢壮小组美丽乡村建设方案;3月2日,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再度研究商议项目建设事宜;4月4日,组织召开慢壮小组农户大会,讨论通过了建设方案。会上,所有农户对这个建设项目憧憬、向往,思想统一、热情高涨、信心十足,纷纷表示要克服重重困难,用实际行动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
 

漫湾镇党委副书记李恩雄介绍说:“正在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的慢壮小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152.84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财政补助120万元,农户自筹拼盘32.84万元。建设项目为:进组混凝土道路主干道1800米、宽3米、厚20厘米,道路两旁进行绿化;支干道3条总长900米、宽2.5米、厚15厘米;标准灯光篮球场1个、小组文化活动室1幢80平方米、卫生厕所1个35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6盏;垃圾池2个各6立方米;农家入户路面硬化,庭院按照彝族风貌特色村庄美化、亮化、绿化要求建设。但是,项目总投资只能解决公共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庭院建设全部由农户投入,工作压力较大。
 

出东家、进西家,聆听乡音,至情至真,亲如家人。
 

“大哥,你们小组将要建设美丽乡村,你有哪些想法?”魏启勇问。
 

村民吴孝忠毫不犹豫:“好事,好事,我举双手赞成。”
 

“阿叔,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投工投劳,你给愿意?”李映华问。
 

村民罗忠旺斩钉截铁:“国家这么关心支持我们,我们还不动手,那良心上都说不过去,投工投劳是我们分内事,没问题。”
 

“大姐,建设美丽乡村,政府给的资金不多,一部分需要农户自己投入。你家有困难吗?”夏萍问。
 

村妇梁怀英直截了当:“投入不成问题。我男人和儿子外出打工,我一个在家摘茶弄核桃卖,年收入都在4万块以上。”
 

……
 

看到听到群众建设家乡的高涨热情,夏萍深受感动,她对一起走访的村干部说和村民代表说:“只有新农民才能创造新农村,只有新农村与新农民的形成,国家整体实力才会提高。什么是新农民?新农民就是要热爱党、热爱祖国,拥护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起好带头作用,敢于同封建迷信和不健康习惯作斗争,引领一方乡风民俗大变革;带动家庭成员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积极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生活方式文明;学科学、用科学,有一项或多项致富技能,带动一家、多家或一方群众勤劳致富;遵纪守法,认真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既然我们大家都赞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就要携起手来,该出力的出力,该出钱的出钱,克服困难,共同建设我们自己美丽的家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积极踊跃争当现代新农民。”
 

县委宣传部干部职工当即表示要积极努力,争取上级支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支持群众把慢壮小组打造成“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深入基层,才能真正聆听至亲的乡音。景东县委宣传部班子下基层、接地气,诚心诚意为民办实事之举,即使用最美的言词进行描述,也是苍白无力的;只有人民群众的口碑,才是最公正、最贴切的。你听——
 

“覆被恩难报,西看成白头。”上世纪七十年代老高中生、温竹村支委委员敖得忠道出了群众的心声:“共产党是我们老百姓的党,党的富民政策恩泽天下,我们老百姓的好日子已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如今又要投资给我们建设美丽乡村,我们感念不完啊。党恩重如山,白了头发也难报。我们只有按照党指引的路子,勇往直前,用辛勤的汗水建设美丽家园,才能回报党对我们老百姓的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