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实干兴普 奋勇争先 | “药”香四溢 收获振兴希望

发布时间:2024-12-17 09:46:04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近年来,景东县充分发挥地理和气候资源优势,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幅以中药材产业为依托的致富画卷在这片土
 
近年来,景东县充分发挥地理和气候资源优势,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幅以中药材产业为依托的致富画卷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规模与产值双丰收
2024年,景东县中药材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县中药材累计种植面积突破5.01万亩,相较于去年同期,实现了3.3%的稳步增长。产量(干品)达到0.98万吨,农业产值预计高达3.6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1.6%;综合产值有望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23.6%。这一系列数据,生动地展现出景东县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滇重楼、滇黄精、滇龙胆、魔芋、黄姜、茯苓等中药材如同一颗颗绿色的希望之星,在大地之上熠熠生辉。花山镇坡头村户东小组的白良,就是受益者之一。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与探索,他精心管护的7亩重楼种植园。按照当前市场价格和亩产量估算,每亩重楼的产值可达7-8万元,预计总产值能达到70万余元。

品种引进与林下种植双管齐下

为了进一步丰富中药材种植品种,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景东县积极引进新品种。宏景供应链有限公司和景东兰兰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成了产业创新发展的“先锋队”。今年,宏景供应链有限公司、景东兰兰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分别引进种植金雀花200亩续断300亩。这些新品种的引入,如同新鲜血液一般,注入景东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脉络之中。另外,在龙街乡垭口村等地,一场关于林下中药材种植的试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计划建设的1500亩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已进入林业部门审批环节。

种业发展与产地初加工并驾齐驱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景东县深谙此道,在中药材种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认定药用植物基源鉴定1个,即景东特有高杆滇重楼;获得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一个,涵盖滇重楼、野三七、心叶大百合等珍贵品种,为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源保障。
 
产地初加工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景东县在这方面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加工生产企业从12家迅速增长至24家,全年加工各类药材(干品)800余吨,产值高达3200万元。这一变化,不仅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经营主体培育与重点项目推进齐头并进
 
在经营主体培育方面,景东县同样成绩斐然。累计培育经营主体47户,这些经营主体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紧密模式,携手共进。大街镇昆岗村的高中怀,凭借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重楼种植领域收获了满满的喜悦;水塘小组的杨春润,不仅自己掌握了重楼种苗繁育、种植环境营造、肥料使用和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方法,还无私地将这些技术传授给周边村民,带动多户村民共同踏上了中药材种植的致富之路。 
重点项目的有序推进,为景东县中药材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杆滇重楼林下标准化种植累计移栽600亩,2024年完成100亩移栽及20亩种苗基地建设,投资200万元,累计投资2761万元;大滇黄精育苗基地新建10亩,林下仿野生种植累计移栽300亩,累计投资500万元。锦屏镇山冲村班崴小组药材种植基地的曾建龙,通过种植重楼和黄精,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想,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务工机会,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  景东县农科局)
编辑: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