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脱贫攻坚进行时】曼等乡仓房村:春风又绿农家院,喜看山村焕新颜

发布时间:2020-04-02 14:47:19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变了,变了,寨子变了!农家院坝里,67岁的退休老教师李金明坐在按摩椅上,激动地说着寨子的变化。母亲常给我讲,小时候我肚子饿,每天



 

    “变了,变了,寨子变了!”农家院坝里,67岁的退休老教师李金明在按摩椅上,激动地说着寨子的变化。

 

    “母亲常给我讲,小时候我肚子饿,每天就耷拉着脑壳,蹲在墙角跟,有一下没一下的喊‘饿,饿,饿……’”改革开放前,饿是常事,那时候吃大锅饭,说是饭,其实就是些各种茅草树根皮,山上的黄精毛薯、地上的杨汉菜蒲公英根、树上的核桃花火亮虫叶,蒸熟了就是一顿。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你传我我传你,一块补丁传上好几代。家里养个山猫样的猪,三年也就长个八九十斤,客人来了,筷子蘸油煮汤菜、凉白开一碗就招待。木片竹笆搭起闪片房,晚上睡觉你挤我我挤你才热乎,下雨天要躲漏,晴天要补缝……

 

    这里是仓房村,这里,中山、洼子田、山尾巴三个村民小组世代交居。“有门路的外出了,克上几年也就不回来了,还有将近70户人家,2014年时候识别了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通过这几年的脱贫攻坚,已经脱贫了40户,没脱贫的2户也已经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仓房村监督委员会主任陈文金介绍说。

 

    说起寨子的变化,一来吃穿不愁,产业发展走富路。“我们寨子,过去松脂价格好,啤酒瓶就要倒,松脂价格差,家里油壶就要倒,现在,我们就是农忙时节忙生产,农闲时节找找活计克打工,找不着了才理起松脂刀划蜜油。”洼子田组罗新荣如是说。

 

    中山、洼子田、山尾巴三个村民小组基本家家户户种玉米搞养殖,种桑养蚕的有24户,种烤烟的有6户,乡镇外务工39人,当地务工22人。2019年时候,畜牧收入达到60.6万元,蚕茧收入达到125.4万元,烤烟也有22.56万元。李金华就是寨子里发展畜牧养殖的带头人,李金华户通过退耕还草项目,种植了26余亩的皇竹草、臂型草,作为养牛的饲草,每年还要收获2万余斤的玉米作为养牛的饲粮。2019年时候,卖了自畜的10条牛,收入15万余元,还通过做买卖牛的生意,赚了4万余元。现在,他家里自畜了母牛5条,种牛1条,正准备扩建养牛场,扩大养殖规模哩。
 


 

 

    烤烟是寨子里新培育的产业。2018年时候,仓房村联合烟站对洼子田组进行烟地考察时,瞄准了一块62亩的土地,为了将这片准烟地发展成为烟地,当时在小组内进行了多次动员,不过,村民们都不为所动,“这块地,种包谷怕还收得着点,种烟?浇烟水从哪点来?”仓房村始终没有放弃这块地,如果种烟成功,按照4000/亩的收成,将能给村民们带来24.8万元的收入,比种玉米增长了3倍之多。到2020年春,又一次烤烟生产会,这一块地的发展再次提上议程,这次会开到了曼等乡党委政府,在会上,曼等乡党委政府明确表示“种!必须种!没有水,就创造水!”天道酬勤,在离这块地大约2公里多的地方,当地人称为“月亮粑粑箐”、“豹子洞箐”,这里有水,把水引到地里需要3万元,“建,必须建,3万元就能让老百姓每年增收20多万元,这才是真正的民生实事,是大好事!”曼等乡党委政府再次回应。就这样,水的问题解决了。不过,谁来种?怎么种?仓房村罗家组的烤烟致富带头人、同时也是烤烟指导员的何国光站出来了,他决定,由他来啃这第一口,无论是光骨头还是肉,都要给洼子田组种烤烟点燃火种。

 

    二来家居环境清爽舒适,精气神抖擞十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这里的房子多是闪片房,何为闪片房?闪片房就是用木板、竹子蔑笆搭建起来的房子,这样的房子,遮风都成问题,何况是挡雨。九十年代以后,闪片房被替代为土墙瓦房,土墙瓦片经过风吹雨蚀,开裂、脱落、倒塌时常发生,脱贫攻坚以来,寨子积极响应房屋修缮、危旧房改造等项目政策,对住房进行了修缮改造、对庭院进行了硬化,实现了住房安全稳固、遮风避雨。

 

    新居落成,新的问题摆在了寨子面前,由于农户多年的传统思想未转变,卫生意识较差,吃完饭不洗锅碗留着下顿,鸡鸭乱跑满院子下“粪蛋”,干农活穿的衣服鞋子随处甩,三五天不洗头发乱糟糟……
 


 

 

    脏、乱、差的人居环境依旧是美好生活的拦路虎。两手抓,两手硬,软硬兼施。一方面,通过资金投入,实施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围绕住房短板(避风板、室内硬化、瓦屋面、房阴沟)、厨房、厕所、排污沟、化粪池、庭院”等方面,以“户为核心、房为重点”,补齐短板,优化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村规民约、组规民约,制定管理办法,形成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巾帼志愿活动、小手拉大手等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评选“家庭卫生清洁户”,亮出最清洁户,也亮出最不清洁户,形成人人关心动手、户户参与争创的比学赶超氛围,实现村村都干净,院院都整洁,户户都卫生。 

 

    “说起来,不怕你笑话以前不爱收拾,家里乱糟糟的,后来,村上来、工作组来、老师学生娃娃来……这才挂上了‘示范户’的锦旗”已经脱贫的建档立卡户周学良摸着头讲到。是的,干净了,整洁了,鞋子放在一边、院子干干净净、床铺折叠整齐、厨房齐齐整整、猪圈牛圈在外、鸡鸭圈起来养,红红彤彤的对联昭示着儿子娶了媳妇、家里添了新喜。看看这,看看那,寨子里的人,各个腰板挺直,精气神十足,走路都带风。

 

    三来门前有好路,日子更有出路。伴着春风,好政策又来了,政府给寨子提供水泥、沙石,由村民们投工投劳负责施工,铺2.5米宽的水泥路。项目在小组一事一议上,一提出就获得热烈响应。“下雨天,不是人骑车,是车骑人”“干!政府支持就要干”“我提供搅拌机,请拖拉机拉砂浆”“以前抬锄头都能挖出路,现在有机械,有搅拌机,干”“我们每户再出上200元钱,请技术工,买层板,买钉子”……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说着。“我虽然不能出工,但是200元钱修路,我出!”周学强表态。“我也出”王忠仙赶紧跟着说。同在一个寨子,哪家啥情况谁不清楚,王忠仙、周学强是寨子里最特殊的两户人家了,一个身患精神残疾、一个分散供养人员,劝劝叨叨又是一阵,不过,一句话,让村民们歇了声“平时,政府关心、大家照顾,再好也好不过这种了,现在,寨子有建设,我们也是寨子的一员,出工我们帮不上忙,200元钱是一定要出的”。就这样,项目获得了全票通过,募集了14000元钱作建设用。次日起,早上吃点垫垫肚子就出工,下午日头掉了天麻黑才收工,平整路基、架设模板、扛水泥袋、搅拌砂浆……寨子人你帮我我帮你、团结协作共创事业的精神头燃得正旺。
 

 

    日头西落,辉光照映在洼子田组那片准烟地的微耕机上,照映在周学良户的“家居环境示范户”卫生锦旗上,照映在一条2100米、宽2.5米、厚15公分的水泥路上,那躺着的老人眼睛微闭、传来阵阵鼾声。(/李鸳鸯 /罗华 陈文金)


 

编辑:李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