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花山:把群众的“呼声”变“赞声”

发布时间:2018-01-18 09:29:17 来源:未知 点击: 收藏
每当夜幕降临,吃过晚饭后的花山各族群众,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新建好的小组活动场所,吹起芦笙唢呐,弹起三弦,跳起三跺脚,赞美共产党和新生

 

每当夜幕降临,吃过晚饭后的花山各族群众,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新建好的小组活动场所,吹起芦笙唢呐,弹起三弦,跳起“三跺脚”,赞美共产党和新生活。
 

“过去村上没有活动场所,逢年过节群众都是找一块空地娱乐,欢度节日。平时不管是召开群众大会,还是开展群众性活动,只能在荒地、大树根或者墙角空地上进行,遇着下雨的时候就无法开展活动,现在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成了,群众终于可以在宽敞的场地里开展活动了。”秀龙村文件小组的小组长介绍说。
 

活动场所是搭建群众教育经常化的平台,也是群众文体活动的主阵地。没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村上要组织党员、群众召开会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和文体活动都成问题。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群众素质提升培训促思想观念转变是工作重点,活动场所建设尤为重要。
 

去年以来,花山镇采取“一个领导机构扎到底、一个方案坠到底、一笔资金兜到底、一张责任状签到底、一套机制落到底、一批物资配到底”的“六个一”工作方法,启动83个小组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建设中,克服财政困难,按照“有场所、有公厕、有牌匾标识、有国旗、有党旗党徽、有电教设备、有桌椅板凳、有培训资料、有大喇叭、有管理制度”的“十有”标准配备到每一个小组活动场所。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像文件小组这样的村民小组都有了活动的“新家”。
 

如今,随着小组活动场所的相继投入使用,活动场所作为党员之家、文化之家、议事决策之家和教育之家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群众想学习的“呼声”变成感党恩的“赞声”。(花山镇  丁建玲)


 

                                                                                                       编辑:陈琪